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农林渔牧 » 农药

注意草莓炭疽病这样防治不会降低果实品质产量

  • 发布时间:2019-01-02 15:41:02,加入时间:2018年09月01日(距今2100天)
  • 地址:中国»山东»潍坊:潍坊市潍城区东风西街277号1号楼3-01-25
  • 公司:潍坊农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郑盼盼,手机:13563615013 微信:wxid-1aoeo9zv2o2f22 电话:0536-25634563 QQ:915372105

草莓炭疽病在草莓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都会发生,尤其在育苗期和定植初期,草莓更容易受到该病菌的侵染,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或者存在伤口,病菌大量繁殖、侵染,短期内导致全株萎蔫枯死,草莓种植朋友必须提前做好防治工作。

炭疽病菌侵染最适气温28℃-32℃,相对湿度在90%以上,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菌。7-9月间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传播蔓延迅速。尤其遇到暴雨、大风等天气后,匍匐茎上产生大量伤口,随水侵染的炭疽病菌会导致病害爆发,造成毁灭性的损失。连作田发病较重,老残叶多或氮肥过量植株柔嫩或密度过大田间郁闭、田间积水时易发病。育苗地如果常干燥,或土壤板结,不利于匍匐茎下扎生根,也易导致炭疽病发生。

炭疽病主要的危害部位有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和根茎部。

(1)匍匐茎和叶柄:

病菌经常从匍匐茎处入手,产生直径3~7毫米的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斑,稍凹陷;最初病斑为红褐色,后期变为黑色。当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

2)叶片及托叶:

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斑,炭疽病中央为黑褐色,而蛇眼病病斑中央为灰白色,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

(3)根茎部:

当母株叶基和短缩茎部位发病,初始1~2片展开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天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加重,则全株枯死。根茎部横切面观察,可见自外向内产生的局部褐变,根系正常,难拔起;而红中柱根腐病病菌是从须根系侵入,慢慢向上侵入假茎中柱,从里向外扩散,根部腐烂,易拔起,这是炭疽病与根腐病的区别之一

了解诱发草莓炭疽病的因素,好对症下药

1、高温高湿容易发生病害,雨后排水不及时容易导致病菌迅速繁殖,侵染草莓诱发炭疽病。

2、连作地发病重,老残叶多、植株徒长、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时易发病。

了解了发病原因,提早预防病害。防重于治,关键在于预防病害

1、育苗期预防病害措施:控制好幼苗稠密程度,施肥不要过量过多,增强幼苗自身抗病能力。

2、定植时期预防用药:母株定植 尽早移植。定植株距为50厘米,使用组培苗的可放宽至70厘米。避免栽植过深,不能将心叶埋入土中,以防烂芽。定植后用青枯立克加地力旺冲施,促进活棵。后期用速净(靓果安)50ml+大蒜油5-15ml+沃丰素25ml+有机硅兑水30斤,定期喷雾。

3、高温季节整地翻土,每亩均匀撒施石灰氮70~100公斤,然后耙细土壤浇水,保持土壤水分在60%左右,覆盖塑料薄膜密闭15天以上,揭膜7天后待用。苗床在冬季耕翻,母株定植前15~20天再深翻一次,经3~5天暴晒。撒施地力旺土壤调理剂和有机肥后耕翻,做宽1.5~2米的畦、沟深20厘米,畦面整平。

4、肥水管理 前期(6月底以前)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施肥,促发匍匐茎。后期(8月上旬以后)适当控制肥水,促进花芽分化,使用生物菌肥改善土壤本质,增加有益菌群,利于草莓更好的生长。采用农药组合靓果安加沃丰素喷雾与雨后及时喷药、遮阳避雨栽培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草莓炭疽病危害。

5.即便发病,发病初期摘掉老叶病叶减少细菌滋染,浇水时切勿大水漫灌或喷灌,要用沟灌或滴灌补水为好。速净(靓果安)70-150ml+大蒜油15ml+有机硅兑水30斤喷雾,3天喷施1次,连喷2-3次,病情严重的可适当复配当地化学药。

备注:大蒜油常规使用每30斤水15ml,苗期使用减半,5-7ml。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