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元瓷吧。元代瓷器在中国以前的收藏圈里知名度不高,直到民国时期,基本上还是籍籍无名,研究和收藏者很少。一般都认为元瓷粗大笨重,没什么精品。 元瓷出名多亏了老外。我们一说到很多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就有很大吃瓜群众愤愤不已,皆以为老外收藏的宝贝来历非偷即抢,来历不明。其实,如果你真懂民国以来的中华历史,可能就不会有这种盲目的爱国情怀。
除了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那一次以外,其余的中国古董一般都是在民国时期甚至是新中国时期出口换取外汇流失到海外的。大量的古董当时被洋人收买出国,而当时中国人总的来讲穷得叮当响,有洋人要这些破铜烂铁破瓶子烂罐子,那真是求之不得。 跑题了,还是说元瓷。元代瓷器主要是景德镇窑,龙泉窑,均窑,吉州窑,磁州窑几大窑口。目前景德镇元代瓷器发现了青花,釉里红,蓝釉,红釉,卵白釉还有红绿彩。但红绿彩的东西目前尚未发现窑址货。所以学术界还有争议。 元青花的名气太大,众人皆知,但元代瓷器,其实是以红色为贵的。也就是说皇室用的御瓷贵的颜色为红色。所以,元瓷里论品级,应该以红釉和釉里红为贵,青花蓝釉次之,卵白最下。
(卵白釉很多都有枢府铭文,是枢密院定烧瓷) 元瓷的釉里红当时属于初创阶段,虽然说这种铜红釉早在唐代长沙窑就出现了,但唐宋以来,都被视为妖孽一般,属于窑变。因为无法得知到底如何才能烧出鲜红釉,所以窑里出来的红釉都被砸碎(本来也极为稀少),而不会被供入宫廷。 元代的釉里红存世量,目前考证馆藏一共是40多件,而元青花存世量据考证馆藏400件。
著名的江西高安窖藏也出土了几件釉里红,数量和出土元青花相比也比较稀少。可见元代釉里红这种红瓷尚属于高度机密的高科技瓷器,并未得到推广。 元代的釉里红一共有三种装饰手法,釉里红线绘,釉里红涂绘,釉里红拔白。所谓釉里红线绘就是用铜红原料直接彩绘出图案,所谓釉里红涂绘,就是用铜红料涂抹出图案,所谓釉里红拔白就是用铜红料在图案地子上涂抹,突出白色部分为花纹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