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青铜器

哥窑哪里鉴定和拍卖

  • 发布时间:2019-01-10 10:49:52,加入时间:2018年03月23日(距今2672天)
  • 地址:中国»河南»安阳:万达写字楼
  • 公司:安阳传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孟经理,手机:17630531737 微信:q17630554570 QQ:1156690546

哥窑 作为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至今窑址尚未确定,目前存在三种观点,即分别认为哥窑在龙泉、杭州或景德镇。哥窑瓷器以炉、瓶、洗、盘、碗等仿古式样为主,其较显著的特征是大开片中套小裂纹,即所谓“金丝铁线”。哥窑瓷器的釉属于无光釉,釉层极厚,有的地方厚到与胎的厚度相等的程度,使器物外观圆润饱满。胎体多为紫黑色、铁黑色或黄棕色,说明胎料中含有较多的铁质和其他金属杂质,因此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与南宋官窑相似。咨询热线温经理

其一,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

其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其三、“攒珠聚球”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较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说,官、哥釉气泡密集似"攒珠",是指哥窑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表上。这类特征不易模仿。

其四、“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咨询热线温经理 。

哥窑由于烧造时胎釉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出现釉面开片,俗称“碎瓷”,这一缺陷后被文人充分发掘,推至审美较高层次,遂哥窑以其缺陷美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获得社会认可,成为自明清以来皇家及民间推崇的对象。尤其宋哥窑,被藏家视为拱璧,拥有一件即可傲视同侪。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