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鉴定端砚的机构端砚拍卖

  • 发布时间:2019-01-17 09:41:59,加入时间:2015年08月11日(距今3219天)
  • 地址:中国»福建»厦门:思明区厦禾路
  • 公司:厦门伯得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小七,手机:18650013905 微信:Svan1126

徐渭铭端砚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砚台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较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徐公砚、木胎漆砂砚等等,六朝至隋朝较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等。木砚研究始于何时,没有定论,但以明清代居多。木材因其独特的质感,被文人的浪漫情怀其与工匠的巧思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颇为精美的文房陈设品。

     随着名砚的存世越发稀 少,许多砚台的投资收藏人,开始把收藏的目标瞄准更多具有收藏价值的砚台。比如说,明清时期,汇聚了全国能工巧匠在北京造办处雕琢的各式砚台,因为,经过了历史和工艺等的文化积淀,那个时期,在砚台材质选料、磨制工艺以及雕刻手法方面,已经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所以,全国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精 品。

    近日,有幸征集一款嘉靖十三年端砚,砚台的造型设计温雅,制作工艺卓 越,色泽深沉,砚台由大叶紫檀木材雕琢而成,该木极其耐腐,材质硬重,是红木中的上品。在板的中间写着“倚梦轩”三字,左下方落款徐渭刻铭,右上方为制作年份“嘉靖十三年”,非常之优雅精美。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磨墨这个步骤是文人或艺术家在创作前较好 的酝酿形式,同时也是净心的好方法,更可以怡情养性,陶冶情操。该款砚台看起来典雅庄重,雕刻纹理清晰干净,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因其特有的文化内涵而深得追求优雅和精 致生活情趣文人墨客的喜爱,所以砚台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收藏家猎取的对象。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