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玉器

北宋官窑瓷的特点

  • 发布时间:2019-01-05 17:13:48,加入时间:2016年07月03日(距今2889天)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2号国际企业中心A座23
  • 公司:郑州利德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张,手机:15346568096 微信:a13303865451 电话:0371-53370558 QQ:3171789737

古玩古董鉴定 出手 交易 

北宋官窑瓷的器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礼器类、二是文房用具类。礼器类,主要是严格按照宋徽宗

推崇“新成礼器”的主导思想和观点,严格按照《宣和博古图》为造型蓝本,以仿古代青铜器为主,

使其件件有典,达到“尚其象”“格神明”的艺术境界。

礼器类为朝廷所用,有瓶、尊、鼎、炉、觚、簋等非民间用品及款式;文房用具类主要为笔筒、笔洗

、笔架、水盂、水注等,笔洗的造型很多,有直口、撇口、葵口、侈口、花口、鼓钉寿桃、炫纹、兽

头、等。

多种样式。真正符合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北宋官窑瓷将文房用具提升到令人惊叹的艺术高度。

北宋官窑瓷在原料选用上可以说是极其讲究和奢华,优质的原材料,要经过四季的风吹日晒,雨水、

冰雪的浸润,到了春季自然软化,碾磨粉碎、过筛成粉、水积池澄,从中提炼瓷泥,反复揉搓,使之

化为“绕指柔棉”。另外,还选用了上乘的翡翠、玛瑙等玉石磨粉入釉,使其釉质淳厚均润,肥若堆

脂,纯净如水,莹润如玉,真正达到了“润、蓄、雅、净”的效果。

北宋官窑瓷器的造型,古朴浑厚,而不失精巧俊秀,比例协调,曲线优美,形态恰到好处,多一分显

肥;少一分则瘦,高一分显莽;矮一分则墩。北宋官窑瓷无不表现出宋徽宗的审美境界和文人气质,

这是历朝历代所不能仿的。

北宋官窑瓷无精美的雕饰和艳丽的涂绘,唯以简单精炼的造型及梦幻般的釉色,浸俏着自然开裂的纹

片,让所有的人感到迷人的魅力来自艺术,而创造艺术的人一定秉承着至高无上的追求。

北宋官窑瓷的釉色是宋徽宗所喜爱的青瓷,天青、粉青、月下白、炒米黄等,窑变出深浅不同的青绿

釉色,把青瓷所能表达的颜色完美的表现出来。不但彰显着闲散淡远的自然美,又韵含中庸、温和的

中国传统文化儒教思想。

北宋官窑瓷开片裂纹极富有神秘感,冷热膨胀后受力不一,裂纹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更重要的是所

裂纹路还有层次感,最多开裂层可达七层之多。所开裂纹是由最外层及表层开始裂,大片裂纹即“龟

背纹”是器物遇冷后产生的,由于外部环境的关系,膨炸的同时,浑浊的窑烟炝色入内形成人们所说

的“铁线”。所谓的“金丝”,则是器物出窑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形成的。细小的开裂纹路呈黄

色,那是多年氧化的表现。注意观察:“金丝是围绕着铁线展开  的”。这就是北宋官窑的特点之

一“金丝铁线”。器物通身盛开,体现着一种大自然天地合一的美。

北宋官窑所选用的瓷土含铁量很高,这种含铁量高的胎体,遇到高温烧造时,器物的露胎处会形成一

种黑紫的颜色,很像刷上的护胎釉,器物的口沿处施釉烧造过程中微有下垂,致使内胎外露,产生出

“紫口”特征。而足底无釉处则成为黑红色表层,称之为“铁足”。因此,“紫口铁足”,是北宋官

窑瓷的典型特征。

北宋官窑瓷,胎质细腻,胎体厚重,施釉层多,显得釉肥胎厚,有垂釉现象,刀修圈足不是那么精细

,很像不规则的泥鳅背。

北宋官窑瓷的更重要的特征,也是人们鉴别北宋官窑瓷的法宝:即器物本身烧造时,堆积成很多乳沫

状的气泡,有的气泡破了,形成了空洞,经过长期自然氧化,特别是经过八九百年的自然氧化后,用

五十倍的放大镜发现破了的气泡空洞内是黑褐色的焦状体。而形成这种焦状态的自然氧化过程最少也

得五百年以上。而明清两朝所仿制的宋官瓷的死亡气泡空洞,则是浅黄色的状态。那么,我得出一个

结论:“时间越长,死亡气泡内的自然氧化颜色越深这是谁也仿造不了的”。

征集范围: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等;

三:字画:名家名画、近现代字画等;

四:杂件:翡翠、田黄石、鸡血石、青铜器、古币、印章、错币等.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