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学校择校/申请
香港国际学校IB教育与国际接轨。俗话说:“得教育者得天下,得IB者得教育”。在IB教育上,香港可谓是出类抜萃,全球IB教育满分获得音共计186人,其中香港为38人,占比20.4%,而营港的人口仅占全世界的0.1%。而相比于香港学生在国际上的捷报频传,大陆就显得寂静无声,并未收到太多关于状元的消息。
香港因其历史特殊性,早在100多年前就诞生了国际学校。1890年,港英殖民政府为了满足当时驻港官员(来自印度)及商界人士子女教育需要,开办了一所具有国际性质的小学--埃利斯▪卡多爵士小学。也有人认为,第一所国际学校是成立于1902年4月19日的九龙英童学校,该校1948年更名为英皇佐治五世学校。
至此以后,国际学校在香港开始生根发芽,政府也对国际学校表示支持,于1967年成立了英基学校协会。1983年,汉基国际学校成立,同期一些宗教办学团体先后在香港开办国际学校
随着愈来愈多家长倾向国际学校模式,然而,香港国际学校学额同样「争崩头」;家长除了需要考虑经济状况外,更要了解学校背景,办学形式,要顺利入读也要了解报名策略。
何时决定子女读香港国际学校?升学专家及过来人家长经验,或者给你先掌握香港国际学校的概念。
国际学校主要为居港的外籍人士子女提供教育,采用的自是外国课程,衔接外国教育系统,主要收取非华语为母语的学生,不过,当中不少也欢迎本地学生申请,特别近年愈来愈多家长想子女逃离本地过分催谷的教育制度,因此令国际学校学额紧张。现时,香港约有50家国际学校,当中有36所学校有发行债券(Debenture)、提名权(NominationRight)或资本证明等不同名字的债券,购买债券家长的子女有取录「优先权」。
当然,国际学校亦如本地学校一样,家长心中自有排名,即所谓名校,一直竞争激烈,亦有相对易取录的学校,究竟家长该如何选择?
居港已二十多年,一对子女在香港土生土长的RuthBenny,现就读沪江维多利亚学校。想要为孩子申请著名香港国际学校的不仅仅是为幼儿「铺路」的本地家长,好些更是内地投资移民、本港工作的内地家长,目标同样旨在国际学校。
她建议本地家长为子女选择香港国际学校时要留心两点:一、子女的英语能力;二、学校文化、办学理念,因为这完全与本地学校迥然不同:「年幼阶段会以游戏为主,真的不会有很多功课。对家长更具挑战的一项,是英文程度……要实际些去想,香港国际学校会期望大部分学生有外国护照,而学生的英文程度,就算是本地家长的子女,也要接近native,这点对香港家长来说有难度。」她的观察,是不少本地家长自子女出生后便说英语,却不算纯正,同样中文程度也因此削弱,反而吃力不讨好。「因此,国际、本地学校也考不到。」大部分孩子不能通过香港国际学校的考试,主要因为国际学校要求孩子能够说NativeEnglish。
她不讳言,家长贴近现实,拣一些相对名气不算高的SmallSchool,成功机会亦较高。她不想在报道透露哪些难入的国际学校名字(相信报读国际学校的家长,心里有数是港岛及新界哪几间吧!):「如果本地家长的母语不是英文,子女英文程度不是native,根本是浪费报名费,全报那几间学校,报名费已差不多两万,不值得。」她直指家长不应有心态买了债券一定有学位,基本上学生也需要通过面试,有相当英语能力才可以成功。
申请香港名校,更专业的择校建议、升学笔试、面试辅导,请找我们香港拔萃教育。12年香港升学服务为您做到以下几点:1、申请到更好的学校;2、自己申请失败的可能性高;3、省时省力,方便高效,且学校质量有保证;4、专业升学老师根据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择校方案,升学通道更顺畅。联系人:欧阳老师。
香港拔萃教育公众号:SZ-HK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