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玉器

北宋官窑瓷器的主要特征和鉴别

  • 发布时间:2019-01-06 16:41:51,加入时间:2016年07月03日(距今2889天)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2号国际企业中心A座23
  • 公司:郑州利德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张,手机:15346568096 微信:a13303865451 电话:0371-53370558 QQ:3171789737

古玩古董鉴定 出手 交易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

官窑。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年)京师自置窑烧

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宋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

名曰“官窑“

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且呈黑色,釉为淡青色,莹润温雅,

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着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北宋官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乃宋徽宗因不满于当时现有贡御瓷器的瑕疵和缺缺

陷,引入汝瓷及开封东窑等窑口窑系的制作精华,在东京汴梁,即今河南开封,按照自己的设计、亲

自指挥烧制和创制的巅峰之瓷,其不仅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由朝廷独资投建的“国有”窑口,也是

第一个被皇帝个人垄断的瓷器种类。

北宋官瓷当时作为国家礼器的创制,其造型通常以仿青铜器为主,是当年宋徽宗“新成礼器” 的一

部分,以徽宗诏敕编纂的《宣和博古图》为造型蓝本,也即依“名古器”为造型依据,作品件件有典

,禀赋深义,加上徽宗本人艺术王者的身份和爱好,故北宋官瓷作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礼器,主

要为朝廷所用,代表作品有瓶、尊、鼎、炉、觚、盘等器形;二是文房用具,此与徽宗个人的喜爱密

切相关,也主要供徽宗个人使用,代表作品主要为“文房四宝”,其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列,主要在

于北宋官瓷笔洗的造型千变万化,计有直口、荷口、葵口、寿桃、弦纹、兽头、兽耳等多种样式,器

形可谓琳琅满目,无有穷尽,充分体现了徽宗的文化智慧和创造。

北宋官瓷对釉色的追求与完善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其釉质肥厚,瓷无修饰,主要以釉色之美、纹

裂之俏,去追求艺术上至高至上的大境界。常见有天青、粉青、月下白、炒米黄等釉色,且以粉青为

上。明学者高濂在其《燕闲清赏笺》中言:“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

,油灰色,色之下也”清光绪三十四年开始编纂,兼收百科,重在溯源的《辞源》第二册“官窑”栏

也道:“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北宋大观间京师置窑烧瓷。胎骨有白、灰、红之分。其土取自汴东阳翟

,淘炼极精。釉色有天青、翠青、月下白、大绿。粉青为上,淡白次之”。

北宋官瓷釉面的开片,得益于其独到的工艺,所开片纹极富节奏感,如水波粼粼,晶莹剔透,开片不

仅流畅,且小器也可开龟背大片,纹如鳝血,产生出令人惊叹的纹裂美。开片本是由于坯釉结合不好

而导致釉面开裂的弊病。但北宋官窑瓷却慧眼识珠,利用这一陶瓷缺陷开创了著名的纹片釉,同时利

用其独特的坯釉配方,施釉方法和烧成技术,创造出金丝铁线、紫口铁足这些不是装饰的装饰。严格

地说,这些人们不能完全控制和设计的效果不能称做装饰手法,它是一种材质之美,是一种本质的美

。也有学者认为北宋官瓷的鳝血纹为上品,如高濂在其《燕闲清赏笺》中就说“(官瓷)纹取冰裂、

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征集范围: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等;

三:字画:名家名画、近现代字画等;

四:杂件:翡翠、田黄石、鸡血石、青铜器、古币、印章、错币等.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