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昌元宝,小平钱,铸造于辽道宗寿昌年间(公元1095—1101年)。直径2.3—2.43mm,重约2.5—4.9g。寿昌元宝的铸造只有五年左右的时间,这是在道宗五泉之中,寿昌元宝较少的主要原因。并且,寿昌元宝是道宗五泉,乃至辽代钱币里品相最为恶劣的。
郑家相《辽钱考》“寿昌元宝钱,面文旋读,背无文,元字皆左挑,昌字亦有长短之别,长昌缘阔较少,短昌缘狭较多。药雨近得元字双挑者,奇品也。”《辽钱考》是建国之前最为权威的对辽代钱币综合考证的文章。郑氏在梳理、总结历代前贤关于辽代钱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所见闻的辽代钱币进行了考证。由于郑文的真知灼见,对后世影响极大。
读郑氏对寿昌元宝钱币的考证,可知彼时寿昌元宝有三个版别:短昌、长昌、双挑元。此后对寿昌元宝的版别一直延续着郑氏的划分,直至二十一世纪初,随着“舞寿”的横空出世,使得寿昌元宝版别又添新丁。后来,内蒙古红城辽泉阁于颖辉先生多年致力于辽代钱币的研究,对版别提出了分类意见并对一些版别予以命名,并赖《中国钱币大辞典.辽金西夏卷》得以刊行于世。
既然寿昌元宝短昌版别类是短一元的改范,那么,寿昌元宝短昌版别类就有存在面星、背星、背月的可能性。所以,寿昌元宝短昌版别类的面星与背星、月要谨慎善待,不能以流铜所致,一言以蔽之。
1.正样。即“短昌”标准开元通宝短一元改范。
1.1.双挑元。研究开元的学者认为,开元通宝短一元有双挑元,但是所见不多,应该属于加刀钱,是加到范上的变化,几乎未见同版钱。那么,寿昌元宝如若从短一元双挑元直接改范而来,应有同版相佐;如若从短一元改范而来,也是到范上加刀,或偶然因素形成,那么同版可能性会大大削弱了。实际从发现的寿昌双挑元来看,也几乎没有同版同模的。
1.2.面星。目前所发现的几乎都是昌下星(开元通宝为通下星)。因为,开元短一元版别所见通上星、通下星、宝下星,宝上星、背星等不标准的居多,就算标准的同版所见也很少。那么,反映到寿昌元宝短昌版别类的面星也应如是。
1.3.背星。2002年辽中沐泉张志国先生藏有一枚本地出土的背穿上星,星纹规矩圆润。因当地泉友彼时受泉识所囿,均以为寿昌背星,闻所未闻,今不知该泉藏于何处了。
寿昌元宝近几年成交记录:
辽代寿昌宝折---成交价:499万 成交日期nbsp;
辽代古钱一组十枚包括:重-----成交价:362万 成交日期nbsp;
辽“寿昌宝&rdqu------成交价:525万 成交日期nbsp;
辽代古钱一组十枚包括:重-----成交价:426万 成交日期nbsp;
寿昌宝成交价:289万 成交日期nbsp;
辽代辽代寿昌宝一枚成交价:271万 成交日期nbsp;
辽代乾统宝、大安宝、寿-------成交价:281万 成交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