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血色,假“鸡血”花纹、颜色不自然,色调单一,色块、色带机械呆滞,而真“鸡血”颜色有深浅变幻、形状自然流畅的特点。
二、观察光泽度,因假鸡血石涂有树脂或502胶水,可见光泽反射异常,尤其在光照下翻动更明显,而真鸡血石因上蜡抛光,亮度柔和,蜡状光泽明显。
三、用小刀刮,对于完全用树脂合成的全假鸡血石刮起的是卷曲状皮花,用砂皮细磨也没有石粉,而真鸡血石在上过蜡的表面刮起的是蜡,在质地上刮起的是石粉。此法只能鉴别用树脂类合成的造假鸡血石。
四、用火烧,假鸡血石会被烧焦变形,并伴有烧焦的胶臭味,并且立即变色,冷却后也不再复回原色;而真鸡血石用火烧,在表面看到的是少量蜡油和蜡油味,血色受到高温后会变紫、变暗,但冷却后会立即复回原色。注意烧的时候选择背面或不重要的部位,要让整个鸡血石受热均匀一点,以免因受热不均匀,温差太大产生裂纹。也可在电炉上放块光洁的铁皮,再把鸡血石放到铁皮上加热,要翻动鸡血石,当鸡血石加热到高温时,注意观察血色的变化。此法简单而又灵验。但对于拼接的鸡血石,只有靠仔细观察和经验了。
五、用手触摸或贴紧脸部,合成全假的鸡血石没有石质的冰凉感,而真鸡血石有明显的冰凉感觉。
六、鉴别重量,对于全假的鸡血石,重量较轻浮,而真鸡血石则较沉重,两者之间的重量明显不同。
鸡血石因其血色鲜艳,质地温润,被冠以“印石皇后”,自古为人所珍爱。鸡血石的开采始于宋代,作为印章用材则始于辽代,盛于清代乾隆年间,以至如今,已有千年。鸡血石为中国所独有。它是大自然对于中华大地的特殊赏赐,中华儿女对于鸡血石的欣赏与运用则是对于上苍厚爱的独特回报。那一抹红云,随风而来,舒卷点染,造就许多遐想,引发许多联想,成就许多思想。在巴林右旗的巴林石博物馆中,一块“巴林鸡血王”,目前市场的估价为6亿元人民币。
鸡血石印章特征,广东地质局珠宝检测中央的项贤彪主任以为:“鸡血石是继和田玉之后又一种被市场追捧的中领土产宝玉石。从和田玉的价格生长轨迹来看,2003年到2006年价格飙涨,之后小有减价,但现在的价格仍已到达了2003年的5至6倍。从这个角度来看,鸡血石几年升价多4倍,可能仍有一定幅度的升值空间”。
征集范围:
1:瓷器:高古瓷,明清瓷,青花瓷等
2:玉器:和田玉,高古玉,明清玉等
3:书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等
4:杂项:青铜器,金银铜器,紫砂壶,印章,古钱币等
四川雅汇香江拍卖有限公司现向广大藏友征集古董古玩儿艺术藏品,提供免费专业鉴定服务和交易平台
联系地址:中国四川自由贸易实验区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28号茂业中心B座11层1101室
联系人:吴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