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人这样形容,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中国文明史。这部文明史的每一页都与陶瓷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中国文明每次进步都会在陶瓷的身上找到影子。民窑瓷器中的明清民窑器型多样、画风活泼、题材广泛、笔法传神,比官窑更有欣赏趣味。相对于书画、邮票、竹木牙角等藏品更利于保存,更便于流通。以康熙“树叶款”青花开光娃娃罐为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拍卖成交价在3000元左右,但在古玩市场上,可以远低于拍卖价的1500元买到手,而现在价位是20000元左右。再如,清代雍正和乾隆年间直径28厘米左右的龙纹盘,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拍卖成交价是500元,而现在品相、纹饰俱佳者至少要8000元才能到手。古瓷不能再生,收藏一件,流通就少一件;损坏一件,存世就少一件。从目前市场观察,这两年从农村乡镇进入城市古玩市场的明清民窑青花瓷器,在数量上已大大减少。想必过不多久,明清民窑青花瓷中的上品,将成为城市古玩店中的热门商品。目前,明清民窑瓷的价格相对很低,存在着很大的升值空间。 “真、善、美、少、精、奇”,永远都是人们选藏古瓷的共性标准。民窑瓷器收藏品切忌多而滥,要少而精。精品则在于质高、物美和稀少,只有藏有高品位的民窑瓷器精品,才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
藏品征集:孔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