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 五彩加粉彩五倫圖棒槌瓶
74.7 公分英寸
釉上藍彩則首現於1720年代,較粉紅彩略早,深刻影響後期同類器物燒造。首例創於康熙年間,此藍彩之發明,簡化五彩瓷窰燒工藝,器身可飾以繁複紋飾。明代五彩須先於成形素胎施青花鈷藍料勾繪圖案輪廓,經高溫燒製成釉下青花,後填釉上彩繪紋飾細節,經二次低溫燒製,最終成型。清代釉上藍取代釉下鈷藍,與其他彩料繪於白胎之上,因而可繪細節入微。天主教傳教士殷弘緒書信中曾有提及,釉上藍彩,採藍色玻璃磨粉,混以樹膠及魚膠而成,以釉上藍繪製尤顯花卉層次,遂特別用於繪製翎羽,以使其更顯惟妙惟肖。
此瓶題材寓意深長,鳳凰尊百鳥之王,百鳥環繞,取其「百鳥朝凰、百鳥朝鳳」之美意。鳳凰僅見於太平盛世,鳥中之長,意指君王,臨天下,尊攝百官,寓君臣之義。圖中鳥雀各類,代表「五倫」之道,鳳示君臣,鶴示父子,鴛鴦示夫妻,鶺鴒示兄弟,黃鶯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