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元代青花瓷器,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
《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是全球仅存的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瓷之一,国家一级文物。瓷罐高27.5cm,口径21.5cm,腹径34.5cm,足径20.6cm,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
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拍卖纪录。
纹饰特征
此罐使用进口钴料绘出的青花纹饰共分四层,第一层颈部:饰水波纹;第二层肩部:饰缠枝牡丹;第三层腹部:为“鬼谷子下山”主题纹饰;第四层下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俗称“八大码”。主题画面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车中,身体微微前倾,神态自若,超凡如仙,表现出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态。车前两个步卒手持长矛开道,一位青年将军英姿勃发,纵马而行,手擎战旗,上书“鬼谷”二字,苏代骑马殿后。一行人与山色树石构成了一幅壮观而又优美的山水人物画卷。整个青花纹饰呈色浓艳,画面饱满,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浑然一体。人物刻画流畅自然,神韵十足,山石皴染酣畅淋漓,笔笔精到,十分完美,正如孙瀛洲先生所说的:“元代瓷器‘精者颇精’”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创建鬼谷门派。一说是战国魏国邺地(河北临漳)人;一说陈国郸城(河南郸城县)人;一说汉水之滨,关内云阳(陕西石泉县)人。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创建鬼谷门派,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鬼谷子曾任楚国宰相,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是纵横家的鼻祖,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家、谋略家、兵家、阴阳家、法家、名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鬼谷先生是百科式人物,他的智慧教育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吕不韦、李牧等众多风云人物!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为什么这么昂贵!
除了烧造工艺要求高外,元青花在原料方面也十分讲究。
收藏名家马未都曾表示,青花瓷的要素,第一是必须高岭土烧制,这决定了它的胎细和质地;第二必须是以金属钴为呈色剂,在高温下烧制,一次呈现蓝色,且温度要达到1200度以上;第三,严格一点说,出产区域不该超过景德镇范围。
而最为名贵的元青花,则使用了从中东进口、“价比黄金”的钴料“苏麻离青”,低锰、高铁、含硫和砷、无铜和镍,故而所绘青花纹饰呈色浓艳深沉,并带有紫褐色或黑褐色较光润的斑点,有的黑褐色斑点显现出所谓的“锡光”——在省博所藏元青花釉里红盖罐上,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锡光”。
‘鬼谷下山’就是元代晚期景德镇民窑作品,只能代表元代晚期江南民间制瓷艺术的水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梅村曾专门研究省博元青花釉里红盖罐的来源,在他看来,青花釉里红盖罐作为元代鼎盛时期皇家艺术的代表作,其价值与拍出天价的“鬼谷下山”又不可同日而语。
而时至今日,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规定,它依然被禁止出国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