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州石砚,简称“思砚”或“思州砚”。因砚材产于古思州治地(今岑巩县思阳镇)而得名。
在汉代前期,思州为蛮夷之地。康熙年间进士、大学者檀萃因非常喜欢思州石砚,专程考察石砚的产地,并把它写进了《楚庭稗珠录》中。据《水经注》和民国《岑巩县志》记载:汉、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者把思州划为“五溪蛮“地区,俗称“蛮溪”,居住在这一带的土人称为“蛮民”。在思州这片地域上,唐代还设置过“蛮州“。思州石砚或称金星石砚,旧时亦称为“蛮溪砚”。
思州砚是岑巩县的特产,古时即驰名神州。相传于汉代前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内含有天然的金星矿石,故又称 “金星石砚”。思州石砚是中国历史上开发与利用较早的八大石砚之一。有文人赞曰:“水石殊质,云滋露液,浑金璞玉,惜墨惜笔”。当今的思砚保持了高超的传统工艺,揉和当代艺术,造型奇巧而精细,结构复杂而严谨。雕刻有“双龙抢宝”、“单龙戏珠”、“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犀牛望月”、“喜鹊闹梅”、“青松白鹤”、“松鼠偷葡萄”、“鲤鱼跃龙门”、“龟砚”、“蛙砚”、“金鱼砚”等60余种图案,优美而古朴。 [1] 尤其是图案中的动物眼睛,植物花蕊,珍宝奇珠以及日月星辰等都是用天然金星石制成。成品通体漆亮,光可鉴人,金星闪烁其间,如哈气砚塘,则其云滋露液久久不收。思州石砚自古以来被文人墨客视为珍奇,备受喜欢。是我国“八大名砚”之一。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誉之为“珙璧”,清康熙皇帝作为御砚,是当地历代官府进奉朝廷的珍贵贡品。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当年访问我国时,曾向周总理求取思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