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建立后,中央财政几乎有出无入,财政危机十分严重。当时中央政府可能采取的筹款办法主要有三种,即增税、借债和发行纸币。政府最初主要依赖外债,然而借债要还,终非长久之计。从短期来说,发行纸币亦不失为敛财妙法,只是纸币是银元的代表者,是兑换券,若没有银元的充分准备和广泛流通,纸币信用亦难确立。孙中山、黄兴曾主张发行不兑换纸币,其根本仍在于整理银元、统一银元和纸币发行权,否则将如袁世凯、熊希龄所言, “全国骚然,危亡立见。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币制改革已是刻不容缓——“袁大头"银元正是基于此而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