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玉,又称岫玉, 因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岫岩玉的颜色繁多,其基本色调可以分为绿色、黄色、白色、黑色、灰色等,岫岩玉是中华玉石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是最早被发现和使用的玉种。从中国最早的玉制品到世界最多的玉制品,以及当代许多被誉为国宝的玉雕精品,都出自岫玉,其质地细腻温润,堪称“天地之灵,华夏奇珍”。
中国对岫岩玉的认识和开发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如在距今约6800年-7200年的辽宁沈阳新乐文化遗址就出土有用岫岩制作的刻刀。发现于辽字朝阳和内蒙古赤峰一带。
5000多年前北方 红山文化 时期,岫岩玉的开发利用更是达到巅峰。考古发现黄河中下游及长江流域等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中,也多有岫岩玉器。在“神玉”时期岫岩玉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和田玉在商周之际崭露头角,至汉代成了“王玉”时期的宠儿,但岫岩玉在皇家用玉中仍时有踪影。汉代“ 金缕玉衣 ”的玉片多是岫岩玉, 明定陵 出土的玉器中有不少用岫岩玉雕琢,清代是岫岩采掘盛期,清宫遗宝里更有大量精美的岫岩玉艺术品。
鉴别要诀
岫岩玉物质成分复杂,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等亦多有差别,因而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玉种。通常为蛇纹石,透闪石,蛇纹透闪石
看颜色:岫岩玉不同于其他玉类,它色彩丰富,种类齐全,有红、绿、黄、白、黑等等,且深浅不一,富有变化。不要太浓,亦不能过淡,颜色浓度适中,鲜艳亮丽,且分布均匀。当然,也会存在一些杂质,使得颜色不纯正,这就叫偏色。
看透明度:透明度。玉石中,不透明的有很多,透明度中半透明的就显得比较珍贵,而全透明的岫岩玉品质尤其稀少。
看质地:岫岩玉玉质相对来说细腻一些,也会有些岫岩玉质地较粗糙。品质优良的岫岩玉,自然是那些晶体颗粒细腻、结构紧密,少杂质、瑕疵、裂纹。可以通过放大镜或是显微镜观察。
看净度:这一点单看岫岩玉内部的杂质、瑕疵或是裂纹,虽然这些是岫岩玉天然特征,却也影响着岫岩玉的品质,更影响着透明度。因此,杂质、瑕疵越少,岫岩玉品质越好。
岫玉的种类
岫玉广义上可分为两类,即老玉(透闪石)与岫玉(蛇纹石)
老玉,产自岫岩偏岭镇细玉沟 当地一般叫老玉或细玉。这种玉质地异常细腻、坚韧,硬度在6至6.5之间,微透明,少量呈纯白色,多呈黄白色、青白、青绿色,其中以黄白老玉为上品。在岫岩还有两种非常有名的河磨玉和石包玉,矿物学上分也属于透闪石软玉。河磨玉出产于河床砾石之中,因河水长期冲刷及砾石摩擦,棱角殆尽而形成并得名。石包玉,外表形状与山石无异,石皮内含玉,玉质丰润而坚硬,多分布在细玉沟河谷间地表下。由于玉质好,产量相对小,透闪石岫玉的价格要高于蛇纹石岫玉。
岫玉,主要出产于岫岩哈达碑镇的瓦沟地区,主要成分为蛇纹石,蛇纹石岫玉颜色丰富,有浅绿、翠绿、黑绿、白、黄、淡黄、灰等,但是以绿色为主。其中碧绿色、透明度好、无裂纹、少棉而且不跑色的绝对是高档玉料。蛇纹石岫玉硬度不高,硬度在2.5至5.5之间。
还有一种是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的结合体,绿白相间,和翡翠有几分类似,开始叫“假翠”,后来觉得假字不太好,慢慢演变成“甲翠”,也有人叫岫翠。甲翠基本不透明或微透明,以绿白色相间为主,白色为透闪石成分,绿色为蛇纹石成分,硬度和玻璃差不多,在5至6之间。
花玉,一般指在原生色基础上,伴生有地表氧化带因风化淋滤作用而受到褐铁矿浸染所形成的红、黄和褐等次生色的多色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