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河道的内涵包括两个要素:(1)河道护坡满足防洪抗冲标准要求,要点是构建能透水、透气、生长植物的生态防护平台;(2)河道护坡满足边坡生态平衡要求,即要建立良性的河坡生态系统。前一个要素是人对自然的要求,即人们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全改造自然;后一个要素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即改造自然但不破坏自然的平衡。二者的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
雷诺护垫与生态完美结合传统的护岸结构型式在结构稳定性、水土保持以及防涝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与周边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和谐方面考虑不充分,对河道生态平衡和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使得河道天然的自净能力以及自然河流的生物链收到较大的 影响,传统的护岸结构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
国外将雷诺护垫生态护坡结构用于防侵蚀或防冲刷保护等方面已有 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鉴于这种结构的许多优点,美国及欧洲的有些国家已较普遍地运用并已发展了相应的手册和生产商。
雷诺护垫护坡工程类型有砌体护坡、格构护坡、石笼护坡、防护网护坡、锚喷护坡、注浆护坡和植被护坡等。
雷诺护垫作为生态柔性护坡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环保、不需或少需维护的工程结构,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的刚性护砌护坡存在较多生态环境及不能适应变形等方面的缺陷。
3.石笼护坡:适用于易遭受洪水侵蚀的沟谷边坡。石笼网有宾格网、重型六角网等类型。石笼网使用镀锌铁丝线、外层包裹PVC防护材料,石笼网规格一般为2m×1m×0.5m(长×宽×高)。石笼网箱内填筑质地坚硬、抗风化性强的石材。
1.砌体护坡:适用于坡比为1.0∶2.0~1.0∶3.0之间的土质边坡。砌体选材根据工程使用性质选择坚硬石材和成品构件(砖体或混凝土预制件),也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干砌或浆砌,铺砌厚度0.15~0.45m。
浆砌石护坡应设置反滤层、泄水孔和伸缩缝,泄水孔横向垂直间距不大于2m、纵向间距不大于5m,纵向伸缩缝间距不大于15m。
2.格构护坡:适用于坡比为1.0∶1.5~1.0∶3.0之间土质和风化岩质边坡。格构骨架选材一般为石材和成品构件(砖体或预制件),格构内一般采用植物防护等其他辅助措施。对于坡度较缓的边坡一般采用块石、卵石或砖体格构骨架,截面尺寸为0.45m×0.45m;对于较陡的边坡宜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格构骨架,截面尺寸为0.3m×0.3m。
格构型式有矩形、菱形、人字型或拱形,格构间距不大于5m。
钢筋混凝土格构设计应采用简支梁法进行弯矩计算。纵向钢筋宜采用直径14mm以上的热轧钢筋,箍筋宜采用直径8mm以上的钢筋,若配筋率过小可按少筋梁结构处理。格构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大于C25。
砌石格构嵌置深度应大于截面高度的2/3,伸缩缝间距小于20m。砌筑石料最小尺寸大于150mm、强度等级大于MU30,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大于M7.5。
护岸防护类型
常见的各种护岸防护类型有:刚性结构、半刚性结构、柔性结构、散抛物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