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青花一束莲纹盘 的历史价值及现在的成交价格分析

  • 发布时间:2019-01-19 17:20:17,加入时间:2017年05月26日(距今2917天)
  • 地址:中国»湖北»黄冈:新周一路
  • 公司:深圳永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林总,手机:18665810833

古玩艺术品鉴定评估,送拍交易咨询国际艺术品评估师及经纪人林总监(上有联系方式)

动的波纹轻轻荡漾。莲花又称荷花,是佛教的“圣花”。它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一向被认为是圣洁与美好的象征。正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所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加之莲与“廉”同音,又引申为“清廉”。明永乐、宣德年间瓷盘中开始出现“一束莲”纹样,寓意“一生清廉”。缠枝纹又称缠枝花或缠枝莲,属青花图案中应用最广的一类图案,通常由缠绕交结的荷花、牡丹或菊花等组成,这种花纹至少可以追溯到元代,到明初永乐宣德两朝已很成熟。

  永宣时期的一把莲纹盘,多是大盘,直径在几十公分,敞口,弧形壁,多砂底,胎骨细腻,釉水肥厚。用苏麻离青料勾勒出来,发色浓艳,铁锈斑深入胎骨。盘心绘莲花,莲蓬,茨菰,浮萍等水生植物,以缎带束之,盘内外壁饰以缠枝的莲纹,菊花,茶花纹等,内口沿有绘波浪纹,外口沿有绘卷草纹,整体构图给人以舒朗隽秀之感,线条笔法更显流畅飘逸,相比之下雍正时期的就略显规整,缺乏一丝灵动。

乐青花一束莲纹大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三代康雍乾也是多绘一束莲题材的时期,尤以雍正的一束莲纹盘为甚。这时期的一束莲纹盘也是以大盘为多,直径多在25到30公分之间,胎质釉水较好,有砂底和釉底,雍正的细砂底为佳,青花用料多用浙青,发色淡雅明亮。盘内口沿多饰以回文或漩涡纹,盘腹壁饰缠枝莲,菊花,茶花等四季吉祥花卉,缠枝的枝叶用点染的圆点表示,盘心内绘一束莲纹,将盛开的莲花,结籽的莲蓬,摇曳的荷叶,茨叶等用一束丝带扎起来,像在随风飘动,显得动感飘逸。清三代时期的这类大盘算是民窑实用器里的细路产品,多见于北方,北方用来盛装饺子,俗称“饺子盘”。

到了乾隆以后的清中晚,这类盘子还是大量生产的品种,只是已无昔日之状,工艺绘画远不如以前,质量下降,成为了一般的民窑实用器大宗。单从绘画上来说,像嘉道时期有很多这类的盘子,直径在10多20公分左右,一束莲变成了真正的孤零零的一棵独莲,没有了其它水草的映衬,描绘的莲花也极其简单随意,勾勒渲染一笔带过。

明到清此类题材的大量运用,因“青”与“清”谐音,“莲”与“廉”谐音,所以寓意清廉,我在上篇中说过清代很多盘类上都愿意绘画莲纹,这就包括一束莲,这与当时的政治态势尤其与清代的吏治是分不开的,我们说雍正是整个清代吏治最为严酷的时期,类似于今天的反腐高压,所以雍正皇帝对官员的一种态度就是为官要清廉有作为,对于官员清廉的这种期望自然而然的就表现到了瓷器画片上,我们说政治与经济是相互影响的。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雍正时期的大盘,多画有一束莲,也称“一把莲”。另外莲花和佛教的渊源颇深,但凡与佛相关的地方都能看到莲花的身影,佛教的众多菩萨以及佛祖都以莲花坐为坐,代表了莲花的圣洁。清初以后,刚刚经历过常年战乱的百姓心中对于安稳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在了求神拜佛上,带动了民间佛教一段时间的兴盛,民间对于佛事的尊崇,又很好的表现在了瓷器上。所以清代多用莲纹做瓷器装饰,清三代流行的一束莲纹大盘也就顺应自然了。再者,清初战乱之后,稳定下来首先要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而要完成这些任务,只能靠人丁的增长,以此发展生产,因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小农经济,是以农业为根基的。对于人丁兴旺的诉求表现到了瓷器上,又有莲生多子,莲生贵子的说法,加上缠枝的莲纹更寓意绵延,子孙延绵,所以瓷器上大量运用莲纹,像康雍时期有名的缠枝莲娃娃罐,也叫“攀枝娃娃”,这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种希冀。

古玩艺术品鉴定评估,送拍交易咨询国际艺术品评估师及经纪人林总监(上有联系方式)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