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终凝时会在表面上形成凝结水,而很多混凝土浇水养护人员根据凝结水的存在而做出不需要进行浇水养护的判断,这是对混凝土凝结过程和技术规范没有深入了解的错误认知,凝结水的产生不代表整个混凝土结构对水没有迫切需要,要看到混凝土终凝前的复杂过程,特别是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对水还是有大量的需求,如果不进行及时浇水养护,表面凝水在迅速蒸发后会加速混凝土表面的干缩效应,并由于混凝土内部严重缺水而没有补充,会导致干缩和开裂的问题出现,在混凝土不同部位表现出塑性收缩、自收缩和干缩的同时存在,严重影响整个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安全。
一些混凝土浇水养护人员看到浇水的重要性,为了加大浇水效果的展现出现过量浇水的现象,这样的浇水会带来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大量浇水会造成泛滥,形成混凝土浇水养护成本的增加。
二是过量的浇水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大量热量的流失,进而会在混凝土内外造成温度阶梯,导致温度裂缝出现的可能。三是大量浇水会造成对混凝土表面的冲击效应,会出现麻面和孔洞等问题。在混凝土浇水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同时避免连续大量浇水,避免混凝土开裂的发生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可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灌注结束4小时且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大于10℃/h,恒温期间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不得超过65℃,恒温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的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以及环境的温度来制定。降温的速度不能大于10℃/h。应严格控制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