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气气浮机常出现的几种异常现象及解决方法:
1、接触区浮渣面不平,局部冒出大气泡或水流不稳定。
应取下释放器排除堵塞,分离区浮渣面不平,池面常见大气泡破裂,则表明气泡一与絮粒黏附不好
,应检查井对混凝系统进行调整;不合格出水返回集水井,合格出水进入后续处理系统。
2、控制气浮池出水调节管或可动堰板,将气浮池水位稳定在积渣槽口以下5~10cm。
待水位稳定后,用流量计、水表等设备测量处理水量,并用进出水问门进行调节,直至达到设计流
量为止。
3、在运转初期要不断检验主要水质指标。
不合格的出水应通过超越管直接水系统,或仍回至集水井。合格后,才进入后续处理构筑物或回用
。
4、通过池面及观察窗检查气浮池带气絮粒的上浮情况及浮渣的积厚情况。待浮渣积至5-8cm时,开动刮
渣机进行刮渣。检查能否刮渣浮渣,集渣槽溢流是否均匀,渣的流动是否有困难,刮渣机行车速度是否
适当,出水水质是否受到影响等。
适用范围:
造纸行业、市政污水、化学工业、饮料工业、印染工业、炼油工业、电镀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
屠宰工业,皮革工业、乳品工业等,涉及悬浮物分离、油水分离及净化、混凝反应絮体分离,活性污泥
分离等方面的应用。
气浮系统的故障分析:
1 气浮池进水泵,溶气缸进水泵抽送不到水。
其原因是⑴泵前的管道阀门漏气;⑵污物塞住吸水口或污物积沸在水泵的泵叶处;⑶进出水阀门损坏阀
板不能动作。
2 泵前投加式的药液投加不进或投加量无法加大。
其原因:⑴药料缸杂物渣多阻塞阀门、管道或转子流量计;⑵管道阀门、流量计有漏水漏气现象;⑶泵
前管道过粗管内流速过慢,即管内水头损失过小(真空度过小);⑷泵的出水量过小,而至造成泵前管内
流速过小,水头损失过小。
3 溶气罐的压力波动过大:
⑴压力过低是空压机的输入压力过低或安全阀失灵;⑵压力过大是安全阀失灵或空压机管道上的减压阀
失灵。
4 溶气罐的水位过高或过低
⑴水位过高是溶气泵的进水量过大或溶气水出水量过小,亦有可能是释放阀失灵损坏,也可能是释放器
阻塞。(释放器的阻塞会引起释放水量过小而至气浮效果不准,有时会间断地出现大气泡)。⑵溶气罐的
水位过低,有时要不得不减少释放水量和进水水量,但压力是稳定的则是罐内填料和孔板被阻塞。
溶气设备——微气泡发生器,代替传统的引气设备向水中溶气,并在气浮区域内安装若干斜管组,包括
箱体、刮渣机、螺旋出料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气浮净水装置。理论上讲,气浮的处理效果与停留时间是
没有直接,而只与气浮面积有关,如果将水深H的气浮区减少为水深H/10,那么气浮距离和停留时间都将
缩小10倍,这就是著名的“浅池理论”。气浮区加入斜管的目的是增大气浮面积,大大降低了雷诺系数
,使气浮避免在紊流状态下进行,制造良好的层流状态,达到浅层气浮的效果。
同理,当悬浮物的密度大于1时,由于安装了斜管组,就会产生浅池沉淀的效果,从而使沉淀在紊流条件
下进行。粒径教大、比重教大的不易上浮的污染物质就会集中到集泥区里,达到净水的目的。
气浮机是利用清水或部分处理后的回流水,经微气泡发生器将空气吸入混合,形成溶气水,在气浮池
内减压释放,溶入水中的空气以20-30μm气泡形成析出,具有很高的表面积吸附能力,对不同浓度污水
的悬浮物均可较好的去除,处理后部分清水(设计指标为20-40%,通常可采用30%),经气浮循环工作
泵,加压进水溶气罐中与空气进行混合,空 气溶解到水中,这时的溶气效率达到80%以上。
新型溶气气浮机设备构造
气浮设备主要利用溶气系统产生的溶气水中的微气泡,与水中的悬浮物絮体粘合在一起,悬浮物随微气
泡一起上升至水面,形成浮渣,使水中的悬浮絮体得到去除,该设备用户单位只要接上调节好PH值的污
水到进出等管口,一经调试好后,正常运行,不需专人管理,运行基本达到自动化无人管理状态。它应
用于电镀、印染、食品、屠宰、炼油、废水的油脂、化工、造纸废水及生活饮用水方面。
施工、安装要点
1)水泵吸入及压出管路与水泵出入口取相同管径。在水泵利用负压吸入空气场合,吸入管路有时可考虑
小一档管径。
2)溶气泵压水管出口处应装设气液分离罐。气液分离罐罐体上部设自动排气阀。气液分离罐大小可按泵
出口口径大小粗略选定。
3)溶气泵进出水管上应设阀门,调压阀门后溶气释放管路宜短直,送入气浮池的管径宜在调节阀后加大
一号,调节阀靠近气浮池。
4)溶气泵在气浮池内的释放管路可采用穿孔管方式,孔口向上。
5)吸入管路上应安装滤网或Y型过滤器(滤网60目)和气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与吸气管路间设置阀门和止
回阀,以避免每次开启水泵时重新调节吸气流量,防止关闭水泵时液体倒灌入吸气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