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其它

银锭真假鉴定 如何出手 近两年价格

  • 发布时间:2019-02-18 11:37:45,加入时间:2019年02月16日(距今2274天)
  • 地址:中国»上海»宝山:上海市 宝山区 长逸路2816号
  • 公司:元鼎艺术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王姣姣,手机:15618993556 微信:ele1123456

出手鉴定可联系上方王经理

银锭作为称量货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始于汉代,明清盛行。它们以白银熔铸而成,再以“两”为主要货币单位在社会进行流通,故又称之为“银两”。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左京华女士主编的《丽庄藏中国银锭》汇集宋、元以及清代各朝历史银锭957件,由丽庄主人刘建芳先生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辛勤收集而成,是目前大中华地区除博物馆外,现存体系最完整、品种最丰富的私人收藏。藏品的结集出版不仅使得银锭收藏爱好者能够欣赏到高水准的收藏,也是刘建芳先生、庄丽红女士鹣鲽情深的纪念。

2017年春拍“丽庄银锭”精品展示

Lot 1555

元“真定路”五十两银铤

成交价(人民币

元代“真定路 盐榷胡□ 库使孙向 库副冀田 辛丑年 银匠刘□ 银匠郭安 银匠□□”五十两银铤,铸于建元前的大蒙古王国时期。“盐榷”即盐的专卖,指政府垄断盐的生产和销售。1240年,河涧盐运使更名为“提举盐榷所”,银锭上所錾“盐榷”,即指“盐榷所”。因此,铭文中的“辛丑年”,应系元太宗十三年(1241年),距今七百余年。拍品以其时食盐专卖所收税银销铸,通体褐色包浆,成色一等,品种极罕。

Lot 1572

清广东“怡和 嘉庆十四年 正月太聚”十两砝码锭

成交价(人民币

清代广东“怡和 嘉庆十四年 正月太聚”十两砝码锭,系广州十三行商铸关税锭,铭文清晰,保存完好,存世屈指可数。

广州十三行系粤海关所特许之牙商,而怡和行是十三行行商的翘楚,创始人为伍怡和,其子秉鉴(又名伍浩官)于道光年间继承父业,使怡和进入全盛期,此类银锭即是商行以业主身份委铸。当时十三行行商一方面担任洋商业务的代理人,另一方面在两广总督的坚持下,代理粤海关向洋商征收关税。因此,这类方槽应是十三行行商所代征的洋商关税,即一种商铸关税税银。由于十三行行商的身份特殊,是当时的“官商”,所铸的方槽规格基本上与官槽无异。其存世数量与种类均少。

Lot 1590

清浙江“三年 新关 通裕”五两圆锭

成交价(人民币

清代浙江“三年 新关 通裕”五两圆锭,系光绪年间宁波浙海新关委托胡雪岩在宁波的通裕银号所铸海关税银,铭文深峻清晰,原铸银光,气孔细密均匀,是浙江五两圆锭最罕少的品种之一,品相绝佳。

新关,即宁波浙海新关。浙江宁波地处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古就是中外贸易的窗口。浙海新关建立之初,收支报解的关税皆由宁波较具规模的钱庄进行清算、发行庄票、汇解款项。咸丰四年(1854年)以后,宁波钱庄业开始实行“过帐制度”,即以同城结算、票据交换、异地汇划的方式,使交易双方在发生经济往来时,只需在各自开户钱庄的过账簿上填写相关信息即可进行转账,无需再使用钱庄开具的银票。由于宁波地区钱庄纷纷停止签发银票,无法再为海关关税清算汇解提供实际银票,浙海新关随即将收支报解关税和所有饷银的筹划,交由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在宁波开设的通裕银号办理。

通裕银号,即胡雪岩开办的阜康钱庄之宁波分号。光绪九年(1883年),因胡雪岩生丝出口生意破产,通裕银号随之停业,浙海新关关税转由宁波商人严信厚所设源丰银号承接。此二家银号因铺址均在海关辖区之内,亦被称为“海关银号”。此枚浙江五两圆锭即为光绪年间宁波浙海新关委托通裕银号铸造的海关税银,存世甚少,且品相上佳,尤为珍贵。

Lot 1599

清湖北“光绪五年月 江汉关 乾裕号 匠蔡春”五十两银锭

成交价(人民币

清代湖北“光绪五年月 江汉关 乾裕号 匠蔡春”五十两银锭,江汉关税锭系中国海关税锭重要品种之一,存世无多;此枚器型优美,铸造规整,整器呈五彩包浆,打戳深峻,铭文全字口,宝面光洁如镜,通体无伤,是目前所见江汉关五十两大宝品相佳者,可谓湖北元宝之大珍。

咸丰八年(1858年),中英签订《天津条约》,开放长江汉口段。1862年1月1日,经清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批准,江汉关正式建立,其主要职责是征收进口税、缉私、长江上下游航道的测量与建设以及管辖邮政。江汉关银锭是将所收税银集合铸成五十两大锭上缴国库,“乾裕号 匠蔡春”、“有成号 匠王明”都是专门为江汉关铸造银锭的商号与工匠。

Lot 1602

清江西“嘉庆十年十一月 馀干县 伍拾两 匠黄奎”方宝

成交价(人民币

清代江西“嘉庆十年十一月 馀干县 伍拾两 匠黄奎”五十两方宝,嘉庆十年(1805年)份为江西早期铸锭,宝面宽阔,器型较少,“馀干县”地名亦属少见;此枚方宝铸造规范,戳记端正,铭文清晰,保存完好,属江西方宝珍罕品。

江西五十两大方锭是清代各府州县上解的税银,造型为四方形,系中国历史银锭中的独特品种。这种造型后来发展成为江西官钱局银锭的固定器型,后人习称“方宝”。当时的铸造地点分散在全省各个州府,同治至光绪三十年,方宝的铸造地点相对集中在万安、万年、万载三地,且光绪、宣统年间铸造留存数量较多,早期从乾隆晚期至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年号的方宝实物虽有发现,但数量极少。江西方宝造型独特,使用这种造型大量铸锭的省份仅有江西省。

Lot 1620

清安徽“咸丰二年十一月 来安县 汪昌林”五十两银锭

成交价(人民币

清代安徽“咸丰二年十一月 来安县 汪昌林”五十两银锭,此锭铭文分三排直列,异于一般双排的惯例,别具一格,且打戳深峻,字口锋利;同时,拍品保存状态极佳,通体无伤,经年以宣纸捆扎存放,自然淡彩原光甚好,咸丰年份年)来安县地名极少见,属安徽五十两大宝精品。

Lot 1624

清云南“宝宁县 官银匠 许大兴”大型三槽锭

成交价(人民币

清代云南“宝宁县 官银匠 许大兴”大型三槽锭一枚,系目前所知最重的云南大槽,云南府、州、县名锭上出现“官银匠”铭文目前仅见此一例,且少见之一横二直打戳,极为珍稀,原色原光,品相颇佳。

宝宁县,今云南省广南县。云南省自铸的银锭,除充为京饷的课锭见有重于十两者外,其余大都在十两以内,而以五两及五两以下者较多。其中三槽锭分为大三槽和小三槽,通常大三槽重四两至六两,小三槽重二两至三两,铭文一般为三行直打,也有少部分一横二直打戳。盖有云南境内府、州、县名称的银锭,多为该府、州、县特约银匠所铸,此类银锭若另打帝号、年份及银匠姓名者,则系该年份各该州县经征之税银,起解于布政使司库者,其重量多在十两内外。此枚三槽锭重约十三两,铭文打宝宁县及官银匠姓名,应为税银,极其珍罕。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