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随年龄增长而进行性发展的疾病, 其特点为骨密度减低和骨脆弱性增加,因此极易并发骨折。骨质疏松可由老龄、妇女停经、内分泌疾病等造成。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在50岁以上的人达50%,使其易于发生骨折,多见的是股骨颈、脊柱和桡尺骨这三个部位的骨折。骨质疏松症很少有自觉症状,不易早期发现,因此建议每人都要作一次骨密度筛查,以了解自身的骨质状况。
骨密度测定的意义:
1、检测骨矿含量,协助钙等营养缺乏的诊断,指导营养干预、治疗。
2、根据年龄相对应骨密度的状况,预测骨营养状态及生长速度。
3、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医生利用骨密度测量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
4、骨折风险评估骨密度(BMD)能够预测骨折风险,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发生骨折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可以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