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小孙头”或者“孙小头”)来历,至1911年底辛亥革命之后,1912年1月3日,中华民国政府成立,由于币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铸大汉银币,福建改铸中华元宝外,主要的造币厂,大都仍沿用前清钢模铸造银币,以供流通需要。图案采用大总统孙中山肖像,以后的通用银币再改花纹式样。孙中山令财政部行文,同意鼓铸纪念币,并命令其余的通用银币新
花纹,“中间应绘五谷模型,取丰岁足民之义,垂劝农务本之规”,训令财政部速制新模,分令各省造币厂照式鼓铸。不久,财政部就颁下新模给江南(南京)、湖北、广东等造币厂依式铸造,这就是“中华民国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的由来。
孙小头纪念币只有两个版别,分别在1927年和1912年进行铸造,其为背面印有两个六角星,因此被称为“上六角星”。纪念币的正面由内圈和外圈两部分组成。外圈篆刻着英文字母,而内圈则为孙中山先生的侧脸头像。
根据铸造时间和铸造厂不同,孙小头银元主要分为三个大的种类
1、上六星:在背面(壹圆那面)2、10点位置各有一个六角星;
2、上五星:在背面的2、10点的位置各有一个五角星;
3、下五星:在背面4、8点位置各有一个五角星;
上六星版孙小头是民国16年南京政府成立以后铸造的。于1949年推出货币流通舞台以后被国家大量收缴回炉,经收缴以后的上六星版孙小头在市面上就以收藏品的身份存在,此后市面上存世稀少的上六星孙小头又经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洗礼,流传至今的上六星版孙小头更是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