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古玉市场现状任何,大家众说纷纭,藏友糊里糊涂,有的说高古玉价值千金,有的说高古玉市场低迷,那么到底实情如何,今天就和你具体聊一聊。
在国际大拍市场,早几年的字画和瓷器被炒出天价,青铜器和高古玉市场一直不温不火。但高古玉的文化历史研究价值近几年逐步被业内看好,已成为文物艺术品收藏新宠。2016年邦瀚斯“思源堂藏古玉专场”拍出了1.8亿港元;2017年佳士得香港秋拍~养德堂珍藏中国古玉器专场,也拍出了1.5亿港元;2018年佳士得香港秋拍再次推出了“养德堂”古玉系列藏品共83件,共成交82件,拍卖金额也达到六千多万港币,过百万价格古玉达到19件,虽成交金额没往年高,但超高的成交率及单价率也说明市场的认可。
在国内,高古玉市场和国际行情出现两极分化,诸多拍卖机构很少上拍高古玉,现代玉雕作品及明清玉件是市场主流,给人感觉一件高古玉的市场价值不但比不上明清玉器,甚至还没一件现代玉器的价格高。在各地古玩城圈内高古玉交流倒是比较火热,但交流价格和国际行情也是天地之别,同一档次玉件国际市场可能拍出过百万,但圈内交流能有三分之一就不错了。主要原因是这种交流只是在行内交流,客户一般为经营者自身的老客户,真正的投资机构或企业界收藏者很少介入这个圈子除了客户圈子外,国际拍卖藏品一般都是传承有序,就像近几年的古玉专场都是大藏家和拍卖行合作的,社会征集的很少。第一保证了拍品的品质,第二大藏家的名气也给藏品赋予了附带价值。
国内虽然众多藏友对高古玉深爱着迷,但和明清玉器相比,还是属于小众圈子,因高古玉玉种较多,很多地方料甚至是石质。加上仿品泛滥,真假难辨,一般藏友都望而却步,生怕买到仿品。在市场流通方面,国内的文物政策限制也比较多,高古玉拍卖必须是海外回流或有明确著录的才能上拍。但高古玉器传世品很少,出土的占绝大多数,出土器物流通政策还没放开,文物机构对此类藏品监管也比较严格,所以国内拍卖市场基本不会有高古玉器出现。这很大部分制约了市场流通,只有收藏行家以较低价格在吸纳,非行家的藏友纵然手握资金但因仿品过多,在受骗之后就此却步了。所以说国内的高古玉市场实际上是被假货给毁了,也就是古玩界商家自己把自己饭碗砸了。还有一点是藏友自身的问题,很多藏友对古玉收藏知识一知半解,真品和赝品都有收藏,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藏品真假及价值,加上一些不负责任的“专家”也是信口雌黄,真正的精品也被自己当做仿品便宜卖了,在拉低市场价值的同时也让真正的收藏行家捡漏了,要不怎么能造就马未都这样的百亿捡漏富翁。
不过国内高古玉市场并不低迷,对于我们藏家也是乐意看到的事情,在财团投资机构已经大规模进入市场的微妙时机,我们才能以低于实际价值收藏到心仪的藏品。但时间已经不多了,在国家放开国际拍卖行国内业务开展后,2018年也提出了促进民间文物艺术品市场流通的方案;并将对文件文物艺术品进行国家备案,这样的政策出台,在保护民间文物艺术品的同时,也给了民间藏品颁发了身份证,市场流通就顺理成章了。现在借着市场的微妙时机,我们藏友还是赶紧放货,出手自己的藏品,提前进入这场资本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