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草灌结合和灌木为主,以乔木和藤本为辅,因地制宜进行配置草本植物种植方法简便,费用低廉,且早期生长快,对防止初期的土壤侵蚀效果较好,但公路边坡的土壤水分、养分供应较差,单一品种的草坪极易退化和消亡;乔木、灌木的根系发达,但早期生长慢;藤本植物主要应用于坚硬岩石边坡或土石混合边坡的垂直绿化,其投资和用地较少,且美化效果好,但藤本植物完全覆盖坡面所需时间长。边坡生态防护宜采用乔灌草结合的立体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克服单一草被的退化。邓辅唐等选取单纯植草、灌草结合、乔灌草结合等3种植被恢复模式的代表性公路进行植被调查,进而评估生态恢复效果。结果表明,思小高速公路乔灌草结合的防护模式较单纯植草和灌草结合的植被恢复模式具有更好的生态恢复效果,更丰富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并能够更有效地阻止外来物种入侵。
3.以抗旱耐瘠性、抗污染能力为主要指标筛选植物,兼顾植物的景观价值高速公路边坡原有的植被已被完全破坏,在边坡回填时大多是用保水、保肥性差的沙石砾或建筑废料进行填充,土质贫瘠且保水性差,而且路边有车辆排放的废气,所以边坡绿化应选择耐干旱、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枝叶茂盛且抗污染能力较强的苗木进行栽植。例如,用紫穗槐对丹拉国道主干线宣化至老爷庙段高速公路边坡进行绿化的结果表明,紫穗槐抗旱性非常强,栽植后可以保持良好的生命力,直至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萌芽,是边坡植被恢复的优良树种之一[7]。同时,高速公路配植的植物还应具有观赏价值,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上美的感受,可以将形态各异且具色相变化的乔、灌、花、草及藤本植物等进行艺术组合,形成不同景观,发挥植物美的魅力。
我国在高速公路施工的边坡生态恢复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笔者从实践出发通过创新找出提高生物多样性、培育边坡植物种子市场、建立科学的边坡生态恢复评价体系、研究新技术、新材料、制定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案、培养生态恢复专业人才等解决办法,实现高速公路的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只有从实践出发通过创新来解决,才能实现高速公路的持续发展。七方面的难题1、立地条件差、绿化施工管理不当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多以开挖出来的贫瘠生土和破碎岩石为主,持水性差、缺乏团粒结构。加上绿化施工企业喷射的客土基质层薄,一旦停止和减少水肥的供应边坡植物就会费力不足,引发生长不良甚至大片死亡。更有甚者,出现客土基材与坡面分离、脱落。
2、植被组合简单、生态适应性差目前,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类型多以草坪草为主,品种单一、组合简单,同时由于机械地照搬平地草坪的建植管理方法,过多地追求短期绿化效果,从而导致坡面人工植被群落生态稳定性差,常因气候的剧烈变化,病虫害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3、偏重防护功能,不管景观效果由于片面强调边坡防护功能,未对坡面防护进行综合处理,或大面积地遗留喷混边坡,导致完工边坡外观色泽灰暗、单调,缺乏生机;或在喷播施工完成后,在行车视线中植被景观呈现灰蒙蒙一片,不能满足高速公路景观驾乘人员疲劳、调节视觉的要求。4、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到目前为止,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基本上处在定性的和经验的发展阶段,对它的理论认识落后于它的基于工程概念的实践。
由于缺乏基础理论指导,也缺乏经验总结,阻碍了边坡生态恢复的发展。5、陡峭岩质边坡生态恢复困难在60度以上硬岩边坡上,几乎不存在任何可供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尽管客土喷播,厚层基材和高次团粒等现代工程绿化技术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应对高陡硬岩边坡技术尚未成熟。6、施工成本高高速公路开挖形成的边坡,一般要求在短期内达到生态护坡和景观效果的双重目的,为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常规绿化造价约70元平方米,一些技术难度大,绿化和景观效果好的造价都在100元平方米以上。7、养护管理困难高速公路边坡植物在苗期需要充足的水肥供应,成坪后也需要适量的水肥供应。而封闭运行的高速公路限制了养护车辆和人员的正常作业,并且高速公路路线长,养护也极其不便。
这是当前高速公路边坡植被建成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六项解决对策1、提高生物多样性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组合应是多种类、多层次和分阶段的。应根据演替的不同阶段选用适宜的种类,并根据立地条件建造不同的模式,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草、灌、乔等各种组合。允许一些杂草和木本植物的侵入和繁衍,通过一定的年限,恢复和重建多样性的植被。特殊路段边坡(如服务区等)可采用灌、花、草搭配的方式、其他路段边坡不宜搞得过于艳丽,应以生态恢复和景观协调为主。2、培育边坡植物种子市场许多乡土植物种子在实验室与野外工程实验中表现良好,有应用前景,但是由于供应商供应的种子品质良莠不齐,或者市场对这些种源的供应量不足。难以大规模地在边坡绿化工程中被设计进去,因此,宜对优良种质资源进行保护,扩大栽培和采种,增加供给,同时进行种子规范化、标准化作业。
3、建立科学的边坡生态恢复评价体系通过对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基材流失情况、植物多样性、景观效果、动物栖息情况,建设过程中的规划、设计、施工与材料标准化、规范化等情况对边坡生态恢复进行评价,使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4、研究新技术、新材料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建设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工程的先进技术与经验,结合国内的边坡生态恢复现状与要求,大力开发和集成适合不同高速公路环境的边坡生态恢复新方法、新材料,将一些有助于基材附着,水肥供应、植物生长的辅助器材开发和引人到高速公路边坡的生态恢复工程中来,以提高施工质量、护坡效果,同时节省施工质量、护坡效果,同时节省施工养护成本。
5、制定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案制定科学、完善的养护管理方案,把养护管理的设计贯撤整个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行的始终,通过积极、高效的管理手段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6、培养生态恢复专业人才由于边坡生态恢复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对这个领域研究不多,当前进行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的人员多未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为加快边坡生态恢复领域的发展,我们还要建立人才培养与培训体系,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的快速生态恢复技术本文对喷混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生态恢复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综合,主要涉及到喷混植生技术的概念、研究应用进展及研究现状,后,对岩石边坡生态系统中喷混植生综合研究及示范推广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