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瓷器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景泰蓝是铜胎上珐琅釉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珐琅釉则叫珐琅彩。 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顶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醉膏,工艺最美。乾隆时期慢慢转向粉彩,故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同时还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有珐琅釉和粉彩共存。这是过渡时期的珐琅彩器,你说它是珐琅彩吗,它有粉彩,你说它是粉彩吗,它又有珐琅釉,但瓷艺水平都很高。
珐琅彩的制作是由景德镇烧制的上好素白瓷送进宫中再由宫中画上珐琅彩釉烘烤而成。画工技艺特高,加工水平严格控制,如有缺陷即刻打碎处理。由于珐琅彩器是专供宫延皇室玩赏之用,不得向外流失,故而数量特少。收藏者很少人可见到此类珍稀品,故一般很难鉴别珐琅的与粉彩的区别。
珐琅彩,正式名称瓷胎画珐琅,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是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盛于雍正、乾隆年间,集中西风韵于一身,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 珐琅彩瓷器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胚、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几乎是最精湛的。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画工也不是一般的窑工,而是皇宫里面顶尖的专业画师,所以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醉膏的艺术水平,醉膏的工艺水准。
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也使瓷胎画珐琅成为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醉 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彩瓷器。
珐琅彩拍卖场屡创新高
近10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拍卖价不断飙升,并且跨越亿元关口。早在1997年,一件清雍正粉彩过墙枝蝠桃纹大盘以1520万港元成交;在2002年,又一件雍正珐琅彩题诗过枝梅竹纹盘以3252.41万港元成交。
如今更是价值连城,2005年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秋季单件专品拍卖会上以1.1548亿港元买下。据悉,该瓶曾于1975年出现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当时成交价格为1.6万英镑,30年时间,身价暴涨了近千倍。
深圳市梵高艺术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古董古玩艺术收藏品相关交流交易。卓立推出古董高端卖家会所,西南海外艺术品收藏投资展览中心,联合迪拜,广州,德国,澳门等地众多大型优质拍卖机构,为中国艺术收藏品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集展览,拍卖,评估和销售的艺术品交易平台。规范化的操作和国际化的管理,能够为海内外朋友提供热情、专业、全面、周密的服务。如果你有藏品要出手?请咨询征集部尚经理: 2710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同沙路168号凯达尔集团A座2206
征集瓷器,玉器,字画,青铜器,杂项,奢侈品,现代艺术品,进行鉴定,评估,交易与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