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王侯对于玉器的尊崇和喜爱可以说是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从生至死,从公到私,玉器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良渚、殷商、春秋时代三大时期之后,汉代成为玉器使用和制作的又一黄金时代。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河北满城汉墓和广州南越王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汉代许多玉器都达到了制作水平的高峰。
汉代最著名的玉器当属玉衣。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尸用具,也是我国极具特色的丧葬用玉,分为金缕、银缕、铜缕和丝缕等。到东汉时期,完善的玉衣制度形成,根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只有皇帝死后才能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和公主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玉衣。
近日,众凯国际有幸征得“仿汉代银缕玉衣”一件,该玉衣由头罩、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裤管等10多个部件组成,从外观形状和人体几乎一模一样。它的每一个部件都是彼此分离的个体,每个部件的周缘都有丝织物缀边,以使每个部件加固定型,便于组合,同时也增加了玉衣的美观。整件玉衣共用玉几千余片,编缀玉衣的银丝重若百克。
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以当时的生产水平,制作一套玉衣非常不易——先从遥远的新疆等地运来玉料,经过一道道工序把它们加工成数以千计、大小形状各异的小玉片,每块玉片都需要磨光和钻孔,编缀玉片还需要许多特制的金丝、银丝。
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费用几乎相当于当时100户中等人家家产总和,需要一个熟练工人花费10多年的时间方能完成,可见它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是相当惊人的。直到三国时期魏王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玉衣才退出历史舞台。如今成为收藏艺术品价值自然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