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大清铜币与其它艺术品相比,更受藏家们的喜爱,少则几万元,多则百万、千万元的天价货币,往往成为藏家们积极追寻的目标。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又名清代机制铜圆的大清铜币,是光绪到宣统年间主要在市场上流通的钱币类型。因为这类钱币的铸造时间只有十二年,且版面居多,年代已久,市值各异,故能留存到今天,确实非常珍稀。
大清铜币中心突起,上面以阴文铸省(局)简称鄂,正面中部为汉文“大清铜币” 四字,两侧有汉文干支纪年“丙午”,并左右铸有“户部”、下铸“当制钱十文” 等字样,背面中为蟠龙纹,下部有英文“大清帝国铜币”。此枚钱币,直径约2.8厘米,藏品虽然经历了无穷岁月的洗礼,但是如今保存依然较为完好。
此枚大清铜币正面珠圈内铸“大清铜币”四字,中心有一小字“鄂”,珠圈外下缘镌币值“当制钱十文”,左右铸有干支纪年“丙午”,中部左右“户部”二字,字体端庄秀丽,挺拔俊秀;背面铸有蟠龙图,铸刻“光绪年造”。神龙纹路依旧,如刀刻所成,铸造工艺神乎其技,且龙身纹路精美,并有云海衬托,威风凛凛。钱币包浆浑厚自然,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做工精致,艺术观赏性强,为近代钱币精品,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