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交易
陨石流入市场,经历的也许就是买入,卖出,买入,卖出……的过程中。有时落入私人藏家手中,有时或被陈列于博物馆内,或者进入科研所被“解剖”。
积累到一定的底气,收藏爱好者们的触角会伸到国外。大型的展览如美国图森国际矿物珠宝展,以及一些综合博物馆举办的特展,同样是他们搜索“猎物”的阵地。
2016年,一对肯尼亚兄弟在Sericho南部哈巴韦地区寻找家中骆驼的途中,发现了天外来客中最稀有的橄榄石铁陨石。其样品也在2017年的某国际矿物展上亮相,惊艳四座。
“一定要拿下。”矿展上,蒋维一眼将其相中。据他讲述,之后自己便赶赴了肯尼亚,在两兄弟手中收购了一批作为收藏。
自古以来,陨石就有镇宅,避邪,旺财,保健,避险,转运,益寿等作用,再加上陨石具有有收藏利用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价值,以致于陨石收到了许多收藏家和研究者的青睐,陨石的市场价位也不断攀升。
同样在这些展览中“捕猎”的,还有国外一些赚差价,做资源搭桥的中间商。“这些私人厂商也是收藏家,会与博物馆作藏品的置换,然后再将换来的藏品出售给有意愿的买主。”一位姓冯的陨石爱好者透露,一些做科研的机构也会参与到这样的交易中。
“科研经费有限时,就拿出已经研究过的样品,交换私人藏家中的陨石,通过对其研究了解行星的组成。比如要是找到有水的痕迹,那一定是重大发现。”
目前来讲,这样的交流只存在于一个小范围内,陨石收藏还属于小众,相应的市场也不够完善。不过,业内人士也认为,如果说1976年吉林的陨石雨为国内陨石科研下了一场甘霖,2013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的陨石坠落刮来了寻宝风,那2017年香格里拉以及今年西双版纳火流星事件的引爆,国内的陨石爱好收藏圈,将迅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