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其它

很多藏友都有一种疑问,关于古董出手的问题。

  • 发布时间:2019-03-06 14:28:28,加入时间:2018年09月21日(距今2434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江苏省昆山市中华园西路99号新江商务大厦7楼
  • 公司: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唐斌,手机:15962667371 微信:jianbaozhai 电话:0512-57781557

也许你的手里有到代的精品,却苦于不知道怎么出手,一直放在手里。

也许你有家里祖传的古董,亦或者古钱币,却不知道是否真假?是否值钱?又怎么出手?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收藏古玩和买卖眼光是最重要的,同样眼光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需要不断的收藏不断的去研究,这个相对于一般的收藏家来说难度很大。现在市场"大资本涌入"他们并不是很有眼光和经验的,他们有的就是方法,很显然的,他们不会说去各地寻宝,也不会去地摊捡漏,他们要的就是精品,而且只进不出。

哪里精品最多?除了博物馆那就是交易会了。如果想让自己的藏品得到一个好的价钱,那么私下交易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交易会上有的就是这样优质的买家。而买藏品抱着捡漏的心态,他们是出比较可以价钱的。

现在很多藏友收藏了挺多的藏品,但到了想出手的时候却又不知道找谁出手,该怎样出手,看到好的藏品想再买却又缺乏资金,弄得自己心痒痒的,那么怎么才能快速的把藏品出手掉呢,那这个时候该如何出手自己的藏品呢?

不收费的拍卖公司,嘉德保利之流专职为在京一品大员洗.钱 我就不多说了大伙都知道,总之一句话在那里圈外之人赚到钱的几率很小,人家的利润点也不在你那里。

还有就是苏富比、佳士得是外来公司先不说,人家压根儿不收外来藏品,你听说过的仅有的他们收外来藏品的消息,要么就是人家破例对外征集藏品,要么就是其内部员工的个人行为,只是帮你留意买家而已也不签订合同。

除此就是北京翰海,翰海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家老牌国有拍卖公司,综合成交率也一直稳定在70%-80%左右,而且北京翰海作为一家国有企业来讲,所有的上拍物品和运作流程都会受到文物局的监管,翰海是永远不可能把自己对藏品的定审权和定价权交给其他公司,因为任何人都代表不了他们的眼光,而且万一藏品有问题,这个责任谁都担待不起,谁都不会拿自己的前程来开玩笑,所以现在送翰海来讲只能凭关系,而且藏品的定审和定价只能由他们说了算,这种情况下,把藏品送进去是绝对有可能的。送拍翰海的全部费用不会太高,正常来讲送拍翰海的全部前期费用大概在3000左右,如果有送翰海说需要几万之类的,那就得留心了,甚至如果说花几万块钱就能保送,那更是无稽之谈。

反过来说,为什么拍卖公司非要收前期的费用呢?因为需要运作,拍卖的运作不是只做一本图录就能找到买家的,如果真是这样那拍卖公司早失业了,你自己做几本图录去大街上一发不完了?花钱又少。提高成交率的方法无非是保持买家的购买力,保持购买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边寻找新客户一边维护好购买力强的老客户,大客户。那么你想想,你买那些个东西的时候有可能才几块钱几十块钱,人家买去可能就要几百万上千万,花那么多钱买个东西(有时候东西还是个残的)拿回家当玩具的人能是一般人吗?起码身价也在几个亿吧!这样的人有那么好找吗?我不知道你身边有几个人,坦白讲我身边没有三个。

那样的人是不是脑子都比我们好使,都比我们聪明会算账呢?当然是的,那么要在一场拍卖会上保证同一件藏品有若干家那样的买家都去竞价,其难度可想而知!其投入可想而知!国际旅游、安排超五星级酒店住宿这些都是浮云。如此算下来你交的钱够干什么?

你不出前期费用让拍卖公司全都免费都帮你做了,流拍了全是公司的损失,你以为全世界有几个公司会这样做?你认为这样的公司地球上存在几个?一次大型拍卖会筹备期就要4到5个月。香港现在一个普通工地上的小工都要300多港币一小时。还要大拍前的展览、宣传、租香港预展场地、五星级酒店拍卖场地。筹备一次大型的拍卖会至少花费在500万以上,花这么些钱,难道就是为了所谓的前期费,这样的骗法岂不是代价太大了,除非公司脑子进水了!!!藏友选公司一定要选对公司,藏友要的无非就是能把藏品出手掉,但藏品出手掉是一个结果,你如果想有结果必须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其实藏友无非就是担心藏品能不能卖出去,成交金额高不高,有没有人来买等,无非就是这几个问题。近年来房地产但由于房地产受政策影响,再也不是投资者的热门选择!股票就不用多说了,引用周立波一句话"杨百万进去,周扒皮出来"。在今年春拍上,很多令人乍舌的拍品都是被艺术基金拍得,它们的进入对艺术品价格的拉升起到重要的作用,支持艺术品金融化背景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业的发展。

并且,这种雄厚资本的投资机构将逐步排挤主流市场上的个人买家,形成一个多元化结构的买方市场。另外,艺术品投资机构的出货渠道一般也会选择拍卖这种公开的形式,这将会给拍卖业再次创造市场。其实还有一类大买家。他们其实是给自己和自己的公司做广告的,因为在香港拍卖会上竞拍到藏品,都要上报和媒体的,这可谓是一举两得,名利双收。

有考虑藏品的出手和鉴定的  联系我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