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筋与健康息息相关,其依据和原理又是什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
《易筋经·总论》认为,人的日常行为和身心健康,都与人体的经筋息息相关。如论曰:筋弛则病,筋挛则瘦,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
因此,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就是以疏导人体的经筋为抓手,舒展肢体筋骨,调和脏腑气血,降低人体重心,从而使精力充沛,提高自身免疫机能。这也是《易筋经》中特有的易筋理论。
另外,《易筋经·膜论》是《易筋经》的三论之一,《膜论》认为,人体内包着骨头衬着肉的这层骨膜,是导引的主要对象。导引动作的伸筋拔骨,其实就是为了刺激骨膜,通过导引经筋的同时刺激骨膜,当骨膜不断重复得到锻炼后,筋骨就会强壮。
易筋经的“伸筋拔骨”可使肌肉、骨骼、关节、经筋在松紧交替的导引中得到有意识的拉伸、收缩,缓解和调节经筋和神经。“吐故纳新”则是排浊留清的过程,通过此法迅速将体内浊气排出,同时吸入清新的空气。如此则气血和畅、头脑清醒,增强对环境的适应力。
现代运动生理学研究也表明,骨膜确实对运动系统康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认为,《易筋经》是一部旨在通过系统化针对性锻炼,来改变我们自身身心状态的导引养生学经典,是一套人人都可以学会的导引方法,也是自我认知的一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