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五帝钱,大多数藏友第一反应就是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和嘉庆通宝五枚钱币。殊不知这只是小五帝钱,其实大家往往忽略了历史长流中最最有影响力的大五帝钱。
大五帝钱指的是秦半两、汉五铢、唐朝的开元通宝、宋朝的宋元通宝和明朝的洪武通宝,大五帝钱材质属于青铜。五帝配五行。五帝钱具有五位帝王的五行。作为民俗法器,五帝钱兼具天地阴阳五行之精华,威力无穷。中华五帝钱五位帝王虽然相隔时间长,但他们的命理也具有五行之说。秦始皇属水、汉武帝属金、唐太宗属土、宋太祖属木、明成祖属火。
秦半两
秦半两钱的流通范围,西至河西走廊;东到山东、江苏,北达内蒙古,南抵广州市,东北到达辽东半岛,西南进入大渡河上游,说明秦半两钱是全国通用的货币。
“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秦始皇在货币上的大一统,还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并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秦半两”奠定“圆形方孔”的古钱币造型。“圆形方孔”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
汉五铢
秦朝灭亡后,西汉初期仍使用秦制半两钱,由于允许民间私铸,钱制较乱,以致出现重仅一克的荚钱。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也就是一些投机商将秦制的半两,用剪刀剪下一圈,七到八个半两,就可剪下一个半两的青铜,用剪下的铜再铸半两,这样以来,导致货币失衡,给当时的经济造成一度的混乱,以至于后世出现剪边半两很多,吕后发现问题后,积极主张币制改革,并且亲自参与了钱币的设计,为了防止剪边,在方孔圆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围边,定五铢为计重单位,汉五铢从此诞生。
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西汉时期的五铢钱,枚重五铢,形制规整,重量标准,铸造精良。
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是唐代第一种货币,也是发行量最,大,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由于其质量合理,通货控制得当,钱币做工比较精美,故深受百姓喜爱。
开元通宝钱,在我国钱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开元”,意指开辟新纪元;“通宝”,意指通行宝货。开元钱的划时代地位表现在:唐代以前的钱币,多以形制或重量为名称,如刀币、五铢钱等,而自开元钱后,改称“宝”、“通宝”、“元宝”等。开元通宝是唐朝统治290年中的主要流通货币,而且影响了中国1000多年钱币的形制、钱文模式和十进位衡法。
唐代开元通宝的铸制与流通,在我国钱币形制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开元通宝简称开元钱或通宝钱。开元即“开国奠基”之意;通宝则是“流通宝货”之内涵。铜钱名曰通宝,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货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钱为宝,则意味着货币即财宝观念的增强和人们对其崇拜程度。
宋元通宝
宋元通宝为宋开国钱。钱文仿八分书,形制仿唐开元。有铜、铁两种,背有星、月纹等,铁钱十当铜钱一。犹豫宋代的钱币种类是最多的,大多以年号为名,以“宋”为名的极其少,又是宋代开国的钱币,所以极其稀有,极具收藏价值。
洪武通
吴二年(1368)正月,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同年三月,开铸“洪武通宝”钱,仍继大中钱式,行五等钱。
朱元璋推行洪武通宝纪重钱,从而统一了全国的货币,结束了元末以来的混乱状态,对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藏品价值
藏品如何变现一直是藏友们关心和困扰的事情,现在国内市场很混乱,藏品掏了前期运作费出手不掉,假拍流拍现象很严重。藏品送拍下面我帮大家分析一下市场。
拍卖有成功就有流拍,很正常的,不是所有好的藏品都能拍出好的价格,关键要考虑到造成流拍的几大因素:
1.起拍价格不合理,过高容易造成流拍,过低又容易让买家怀疑真假;
2.合作平台没有选对,目前国内拍卖法不健全,国内假拍流拍现象太严重,好多公司也是为了收取前期的鉴定费等费用,不做事情的,正规的拍卖公司都是没有任何鉴定费用的;
3.市场运作实力不行,买家资源和购买实力不到位,目前港澳台已经饱和,前几年还可以,现在很难出手了,新加坡的买家质量不好,都是国人,没有那么多的购买实力,迪拜是中东市场,人们只买奢侈品,这种藏品很少有人买,目前能考虑的只有美国市场和英国市场,美国就是美国联邦和佳士得为龙头,英国就是苏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