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在中国古代史发展历程较长,由唐朝开始就有青花了,但只是初期。
宋朝有所发展,明清到了顶峰。青花瓷,在每个历史时期都不一样,唐青料浓艳
主要是低锰低铁含铜钴料,主要是进口,瓷器也是外销为主。
宋青花,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主要是用的本地料,
元青花是成熟期,景德镇,开始流名。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
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
明清就达到高峰,明朝青花制作比较精美,代表作就是明朝皇陵中大器件的青花瓷器
收集这件青花是属于清朝乾隆年间,主要品种有青花玲珑。青花人物缠
枝花卉纹方形盖罐缠枝纹,全称“缠枝纹样”,俗称“缠枝花”,又名“万寿藤”。
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庆。缠枝纹是以藤蔓卷草经
提炼变化而成,委婉多姿,富有动感,优美生动。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
,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
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
呈色稳定的特点。作为艺术收藏品具有很高的保藏与投资价值。
收藏这件青花人物非常有意思,俩员武将在交战中,一方在败走,一方在
追赶之中,让人想起经典小说,《三国演义》。这是青花经典画法,以花人物为背景。
是曾想到,青花做为外销瓷器,变成了中国的文化标志。中国从古到今文化工艺是比较发
达的,文明传承是先人智慧,后人的生生不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