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活了88岁,自诩风雅,装逼一生。他爱舞文弄墨,据统计一生写诗有43630首。平均两天“拉”三首。要知道一部《全唐诗》,一共收了2200多位诗 人的作品,总共也就48000多首。更不要说陆游,算是高产的,一生作诗也就近万首。当时的一班文臣把乾隆的诗捧上天,“金声玉振、涵盖古今”,“神龙行 空,瞬息万里”。但我们现在能记得哪一句是他写的?对不起,一句也记不起来。 乾隆有“诗歌控”也就算了,但他到处乱涂乱画,文字污染得厉害。举凡名胜古迹、建筑牌匾、文房摆设、书画珍玩,只要是能写字的地方,或者说只要眼睛看得见的地方,都是他的“御题”字样,无孔不入。 谈到乾隆的书画收藏, 这位破坏狂的行径更是令人发指。钱谦益曾说:“余观古人书画,不轻加题识。题识芜烦,如好肌肤多生疥疠,非书画之福也。”(《绛云楼题跋》)无奈书画珍品 只要到了乾隆手里,少不了糟蹋玷污。他的图章有数百上千方,收藏印有常用的所谓“五玺”之外,晚年的“八徵耄念之宝”和“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不但印 面巨大,而且恶俗无聊。盖在画面的显要位置,是占有欲的触目标记。再加上他那蚯蚓走泥般的烂字,题满画幅,将一件画作弄得牛皮癣般伤痕累累,非惟割裂整体 构图,对观赏者也是一种强奸。三希堂,就是一间装逼样板房。就说里面那本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吧,乾隆前后题记七十多处,印章累累。王书本幅短短两行字上 面,就盖有“石渠宝笈”、“养心殿鉴藏宝”、“乾隆御览之宝”等印章十多个。周边的题字印记,密密麻麻,更是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似乎不断提醒人们:这是 我的收藏!我的收藏!我有文化!我有文化!我觉得很有必要出一本画册,将画中他的图章题跋全部用电脑去除,以还书画名作被“糟蹋”前的面目,回归艺术的处子之身。 这么精PI的言论,不妨再跟上几条留言帖,大家一起乐乐呗: 乾隆爷,您真不容易呀!但原谅小的,您老人家实在槽点满满!您觉得委屈?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嘛!先出示证据: 《富春山居图子明卷》局部,几乎所有的空白处都被乾隆题了字 这作品,眼熟吧?没错,它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不过,是别人仿的!只是,万岁爷认定这是张真家伙。据说,他游江南的时候,到了富春山,每走到画中相 符处,都要兴(mei)致(shi)满(xian)满(bai),诗(lang)兴大发,在画中开森地题诗。游玩回来,整幅画面都是挤密挨密的字,和他那 一大套印章。So,这么一幅高格调的高仿版《富春山居图》就成了这幅死气沉沉的板滞模样。 万岁爷这鉴赏格调,还真值得吐槽一下。地球人都造——《富春山居图》一直被临摹,从未被超越!但是,就是这么位“博学”的万岁爷,捧着个赝品,走也看,躺 也看,坐也看,可真是爱不释手!明明真品“无用师卷”在他旁边啊!!他竟把它列为次品!!不过——幸好他看走了眼儿,不然这真品还不知道要糟蹋成什么样儿! 他题过的画没上万,起码也抵千。他那一套大印章,敲在书画精品上,真让人哭(zhen)笑(xiang)不(ma)得(niang)!不信,你瞅瞅,看堵不堵得慌? 没有右边的题字,及硕大的印章,我真心觉得画面意境要清明空旷得多啊! 万岁爷呀,您老想弄拎清这根长棒子是“圭”还是“尺”,也没必要叫人刻在上面吧?你虽蛮子出身,但把泱泱中华的“圭”整成“尺”,还刻出来,加上这打油诗又没多大意境,后人看到肯定要觉得你丢人的! 你看,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广文就认为:“古玉上刻御诗是破坏行为!”其实,现存清代宫廷玉器中,刻有乾隆题诗的古玉有很多。乾隆根据《周礼》的记载,把新 石器时代的古玉普遍认作是西周的,目前台北故宫所藏的一批新石器时期的玉圭就是例子,不仅年代搞错了,而且乾隆认为它不是圭,是尺。 现我们公司已经取得和北京保利。北京翰海,钜鑫缘国际,达成战略合作,委托我公司征集2019年拍卖藏品,只要你是保真的藏品均可送拍,届时会排专家组来我公司负责鉴定藏品。所有的上拍前期流程都会告知。所有的操作流程公开透明,无鉴定费,无流拍费,无托管费。,想出手藏品的藏家们抓紧时间。 2019北京翰海,保利。睿嘉四季一线拍行藏品征集开始啦!!! 甄选范围:瓷器、历代名人字画、明清玉、近代玉、佛像、 历代名家文房四宝、紫砂、田黄、瓷版画、鸡血石、精品奇石、杂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