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宝其实代表的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关键的节点。而钱币虽然本身小巧,不过不管是设计还是数量上我们都能够看出当时光绪皇帝也想要励精图治去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技术,重振大清王朝。光绪元宝雕刻有型、重量标准、上面的龙纹图案都是经过了光绪亲自审定的,皇帝亲自参与钱币的审核这在以前的朝代中其实是比较少见的。
清代机制锻造始于1898年,止于1908年,锻造流转10余年,鼎盛时期全国有十九省二十局开机锻造银元。史载“光绪元宝”其时共十九个省局锻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为整理圆法,命令停铸“光绪元宝”,改铸“大清铜币”,并由中心一致颁布祖模,不少的省局别离锻造了多种背龙图画的当十银元,尤其是在“光绪元宝”当十银元中,这种景象适当杰出。
清代末期是一个银币、纸钞、铜币并行的年代,而至嘉庆年间才开始发行新式银元,直至光绪年间金、银币才较为广泛的铸行。据悉,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而光绪元宝就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
由于晚清的光绪元宝和大清元宝均采用了各种龙形作为背面图案,且龙型变化多样,作为龙的传人,不少铜元爱好者更加偏爱清末铜元,而不是民国时期带有强烈政治意味图案的铜元。
此枚钱币,重7.6g,直径28.37mm,由笃艺堂拍卖(深圳)有限公司有幸征集。钱币正面铸有铭文,顶部铸楷体“湖北省造”,底部铸“当十”标识,中心直读“光绪元宝”四字,币中心还有五瓣花。铜币背面外圈顶部用小号英文标准字体铭“大清帝国铜币”字样,下沿有英文“TENCASH”字样内圈铸有正面腾云五爪龙一只,品相精致,其审美风格独持,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钱币虽小,也可管窥社会文化一斑。
该藏品“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光绪元宝大字磅礴大气,背面纹路清晰,如刀刻所成,铸造工艺神乎其技,看上去仿佛是一幅油画,极其瑰丽,美得动人心魄!此款“湖北省造光绪元宝”是古代国家发布流通的钱币,制造工艺无须质疑,国家制造,岂有劣品?此币尽管阅历了无情年月的洗礼,但现在仍然保留较为完好,以镜面版底精铸,图案雕刻极尽精美,丝绸般光洁版底,温润铜光极佳,状态之完美堪称中国铜元之境界,无疑为中国铜元最珍稀的品种钱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