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绪年间,银元货币、纸钞和铜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zwnj;。银币,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清代的财政收支是以银为标准,往往大笔交易用银,小笔交易用钱。清朝末年,由于外国银元的冲击,我国许多省份先后铸造机制银币,其中大部分银币背面铸有蟠龙纹,俗称“龙洋”。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先由1887年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钱背中央为蟠龙,而龙纹是中国金银币的主要吉祥纹饰,而且龙纹图案变化多端,名称各异,有蟠龙、坐龙、立龙、水龙、旱龙、飞龙、游龙、长须龙、曲须龙等等,富有吉祥含义。公元1887年,张之洞根据清政府的财政情况及对外贸易的需要,奏请清政府,主张自行铸制银元“龙洋”。获准后,于公元1889年,在广东设厂开始制造广东省光绪亓宝,到公元1890年,广东省光绪元宝进入市面开始流通。随后,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紧接着湖北省立马步广东省之后尘,于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开设造币厂制造湖北省光绪亓宝。与此同时,天津的北洋机器局也开始制造银元。见此情况,清政府的一些御史官员先后奏请清政府准许各省仿效广东、湖北两省。在清政府“各省一律鼓铸”的圣旨下后,各省闻风而动,仿效广东、湖北两省,争先恐后的竞相设厂制造本省的光绪元宝。光绪元宝户部一两银币的特征
一、户部库平一两为中国的机制龙银。
二、 户部一两可由"两"字笔法从"人"、或"入"分为两版。
三、 该币市场价值高,市场价值应相比同类其他如七钱二分要高不少。
四、 该币规格尺寸:本币直径是43.4毫米,边缘高起处尺寸在3.1毫米,比例值为14:1,标准库平一两的重量应当在37.3克。尺寸规格来历:户部造币厂委托日本正金银行代办模具,洽询日本大阪造币局,该局认为若以边缘凸起处为准,硬币的直径应为其14倍或15倍,如以钱币本身地章处的厚度为准,则直径应在17至18倍。
五、 光绪元宝铸造量极大十九局同时制造,目前市场价格不一,这枚钱币则是当时生产数量极少的青海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