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人这样形容,一部中国瓷器史就是一部中国文明史。这部文明史的每一页都与瓷器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中国文明每次进步都会在瓷器的身上找到影子。如古朴自然的秦汉瓷器、雄浑大气的唐代瓷器、精致内敛的宋代瓷器、一枝独秀的元代瓷器、浓艳多姿的明代瓷器、繁缛富丽的清代瓷器、良莠不齐的民国瓷器,都是当时社会的理想、审美情趣和科技能力的体现,是时代最耀眼的光环。这就是文物收藏的史料价值所在。
就年份已久的古旧瓷器而言,位列第一的当推各个朝代的官窑瓷器,其中又以“御窑”和名头特别响的器件价格,因而也有收藏价值。多年来的市场表现表明,明朝各代瓷器和“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器件最受市场追捧,其现在的价格与几年前相比,普遍提高10至100倍。
古瓷不能再生,收藏一件,流通就少一件;损坏一件,存世就少一件。从目前市场观察,这两年从农村乡镇进入城市古玩市场的明清民窑青花瓷器,在数量上已大大减少。想必过不多久,明清民窑青花瓷中的上品,将成为城市古玩店中的热门商品。目前,明清民窑瓷的价格相对很低,存在着很大的升值空间。
“真、善、美、少、精、奇”,永远都是人们选藏古瓷的共性标准。民窑瓷器收藏品切忌多而滥,要少而精。精品则在于质高、物美和稀少,只有藏有高品位的民窑瓷器精品,才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新仿青花瓷器大量出现。因此,青花瓷器真伪鉴别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鉴别青花瓷器应从胎、釉、造型、纹饰、绘画风格、青料的呈色、工艺以及书写款识等几方面入手,分析、了解它们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当您掌握了鉴别青花瓷器的方法,便能从收藏中获得极大的乐趣。
作为一个收藏者,当然不会愿意出高价去买“假古董”。但是,一些仿古作伪者的手段非常高明,其作品往往能够以假乱真,这就需要收藏者有一定的辨伪能力,提高读者鉴赏和辨伪能力。本文将从胎、釉、造型、纹饰、青料、款识等方面阐述鉴定青花瓷器的方法。胎,或称胎骨。瓷坯经高温烧结后即成了“胎”。瓷胎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和少量的钾、钠、钙、镁、铁等元素。洁白的瓷胎是烧制上等青花瓷器的基础,一般以瓷石和高岭土为原料,在1300度以上的高温下烧成。釉,是附着于瓷胎表面的玻璃质覆盖层。
青花瓷如同一首诗,吟诵千载,回味无穷;青花瓷如同一泓清泉,令人神往,物我两忘。品味青花瓷,碧海蓝天。犹如徜徉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青花瓷所体现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永远值得我们去珍惜与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