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玉器

浅谈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

  • 发布时间:2019-03-16 16:50:28,加入时间:2016年07月03日(距今2889天)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72号国际企业中心A座23
  • 公司:郑州利德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张,手机:15346568096 微信:a13303865451 电话:0371-53370558 QQ:3171789737

古玩古董鉴定 出手 交易 

盛世古董乱世金,上一篇文章浅谈到哥窑的身世藏品,征集-69哥窑的一些特点和一

些易于辨别的特征以及市场大致的情况。今天和大家浅谈分享一下和哥窑一起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的钧窑。还是那句话不好不对的地方望海涵。码字不易。

浅谈宋代钧窑的背景身世

钧窑的兴起和唐代鲁山花瓷的烧制成功与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唐代花釉瓷器的出现,为钧瓷的兴

起,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钧窑最开始是从北宋时期开始烧制,当时受道家思想文化影响,在北宋

晚期宋徽宗的时候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

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至今无人能仿造。在考古调查钧窑的窑口非常多,在中国北方地区发现烧制

钧瓷的窑口就已有四省二十七县、市。

浅谈宋代钧窑的特点

有很多人认为钧窑的必备特点就是釉面具有"蚯蚓走泥纹",其实这不完全正确,只能说是特点之一。

很多馆藏的钧窑的釉面是不具有走泥纹的。因为在当时的官窑,力求釉色均匀,但由于少数器皿在烧

制中的窑温、釉色原料配比、烧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釉面在温度中的变化还原不一,才形成了

走泥纹。

北宋钧瓷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于它对釉面随心所欲的表现力。钧,即重量,北宋早期官窑钧瓷分量沉

重。中华瓷文化的传统风格就是外表朴实而内秀其中。所谓"华夷光暗滋"的含蓄内敛,道出了宋瓷的

本质特点。在一些文化的背景下,宋,元瓷艺向着风格不同,但技艺精深非凡的道路上发展。掀开了

中国瓷艺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一个"隐"一个"显",道出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内在本质。从石器时

代东方人便对玉石内蕴的无穷魅力深深吸引,拓展了东方人领悟自然奥秘宽度与厚度。可是直到如今

,西方人仍然认为只有闪闪发光的东西才有价值。对自然环境的细微观察,并在瓷器上把它们表现出

来,是钧瓷的核心技术所在。这种表现艺术的高度让人惊叹,并一直是贯穿北宋和南宋宫廷制瓷的主

流技术。瓷器纹理从北宋的"隐"到南宋的"显",以至官窑,哥窑纹理的表面形式对元代瓷艺产生了直

接影响。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

一帜。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传统钧瓷瑰丽多姿,

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葱翠青……釉中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

白、白里泛青,可谓纷彩争艳。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类翠似玉赛玛瑙,有巧夺天工之美。延承

了传统钧窑胎质细腻,釉色绚丽夺目的特点,又结合了现代审美,器形饱满玲珑。独特研制的玛瑙釉

水在烧制后形成更加鲜明的层次感,十多种釉色绚丽多彩,周身还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和曲

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流纹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征集范围: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等;

三:字画:名家名画、近现代字画等;

四:杂件:翡翠、田黄石、鸡血石、青铜器、古币、印章、错币等.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