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玉琮
良渚文化距今5000年~4000年,与东北红山文化并驾齐驱,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发展的高峰。良渚文化于1936年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1959年正式命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抵钱塘江,北至江苏中部(主要是长江以南)。
在我国历来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玉器中,良渚玉器出土数量最多,品种最齐全,既有工具类、兵器类玉器,也有礼玉和佩饰玉器,另外还有一些玉器造型奇特,至今还没弄清楚其用途。代表器型有玉琮、玉璧、玉璜、玉管、玉锥形器、玉燕、玉三叉形器等,典型纹饰为兽面纹。
玉琮是良渚文化玉器中的代表作品,系软玉雕琢而成。但自从良渚文化的玉琮大量出土后,有的学者根据其造型和纹饰特征,推测其为巫师的一种法器,带有强烈的原始巫术色彩。是良渚居民原始宗教法器,是其崇拜物。其具体使用方法还有待考证。至于作为礼器的由来,它是礼教文化的产物。是礼制意识对玉琮的一种定位,由此玉琮有了明确的存在意义。
近日,众凯国际有幸征得“良渚文化玉琮”一件,该藏品宽3.5厘米,高5.7厘米。此玉琮呈上下圆中间方的柱形状,上下口部分稍微凸出,器身刻有一“仝”字。据专家鉴定表明,该字加刻于宋代以后。该“良渚文化玉琮”,器型规整,厚薄均匀,边角端正,轮廓分明,精细的器表打磨,均表现了良渚玉器的高度成就,独特的纹饰不仅给人神秘的美感,更为我们研究当时文化和宗教提供了重要依据。
良渚文化发展时期包含了石器时期、玉器时期、陶器时期。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堪称中国南方灿烂文明的奇葩!成为全世界玉器爱好者梦寐以求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