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玉器

年度大盘点,清代玉器特点

  • 发布时间:2019-03-17 12:53:53,加入时间:2019年03月09日(距今2263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市越秀区应元路
  • 公司:广州龙轩咨询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张顾问,手机:13002034914 微信:w13002034914

玉文化在中国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始于新石器时代,至此几乎未有断代过。在西方人眼中,玉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也是具有神秘感的,他们很难理解对某种自然物质的崇拜居然能延续几千年。 我国几千年文化历史历经了众多的朝代更迭,造就了深厚璀璨的玉器文化。不同时期的玉器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那个时代的明信片,各种文化、习俗、技艺等方面都一一体现在或大或小、颜色或深或浅的玉器上。 清代玉器是我国古代玉器艺术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它汇集前代工艺之大成,在发扬我国悠久的玉雕技艺的基础上,生产出各种品类的器物,其用途之广、雕塑之精、设计之妙、数量之巨,是历朝玉器所无法比拟的。清代玉器广泛地继承了前代玉器艺术的优良传统,并借鉴了同时代的雕塑、绘画、漆器、金银器等其他优秀传统技艺的表现手法,将镂雕、浮雕、圆雕、镶嵌等工艺融会贯通。随着社会的进步、工艺水平继续提高,而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尤其是清代乾隆年间,更是清代玉器艺术史上的鼎盛时期,同时在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清代玉器在造型方面依器用可分为九大类:册宝类、神像类、祭法类、佩饰类、陈设类、文玩类、器皿类、用具类和镶嵌类。清代玉器造型的来源,归纳起来,既有传统风格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其他艺术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又有其本身在制玉过程中的不断创新。除继承传统器型的特色之外,还涌现出一批颇具特色的仿生、仿建筑题材作品。 其中,陈设品新增品种有大型玉山子、浮雕图画式的玉屏等;佩饰新增品种有手串、翎管等,成为各阶层广泛佩戴使用的装饰品和吉祥物;具有实用功能的玉制器皿中,新出现了烟嘴、烟具等;文房用具的数量和品种也较历代有所增加,新增品种可见有笔杆、笛箫等。 清代玉器在材质的选用方面,主要还是选用新疆和田玉,除常见的青、白两色玉料之外,其他各色玉材,如碧玉、黄玉、墨玉等玉料也同样被用来制玉。除此之外,各类地方玉及宝石,如常见的岫岩玉、独山玉、玛瑙、水晶,以及翡翠、珊瑚、绿松石、青金石,甚至猫眼、碧玺、珍珠、祖母绿等宝石也被广泛地应用到玉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来。 清代玉器的纹饰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生活化的趋势表现得较为强烈,客观的自然风光、商周青铜、陶瓷器皿、历代书画等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物都已成为玉器创作设计的广泛题材,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多见吉祥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神佛故事、吉祥文字,以及缠枝花卉等,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出国富民强的大国风范。 清代代玉器纹饰集历代之大成,阴纹、阳纹、透雕、浅浮雕和高浮雕这几种工艺技法均有应用,并大量运用巧琢和金镶玉、铜镶玉、木镶玉、玉镶宝石、贴金、描金等装饰工艺。  清代玉器在许多方面是对过去传统风格的继承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仿古玉器的大量出现。其仿古玉器主要有仿汉玉佩饰和仿古青铜器。仿汉代玉佩饰以鸡心佩、系璧为多,仿制极相似;仿古青铜器主要有器皿和陈设器,或全部按青铜器的样式直接仿制,器型、纹饰和尺度均与古青铜器中同类的器物相同;或局部采用古青铜器造型,又巧加构思,造型奇特;或以古青铜器造型为蓝本,在保持其原型不变的基础上,对局部稍加变化,形成新的风格。 清代玉器重白玉,尤尚羊脂白玉,民间用玉以两江产量最多也最精。清代玉工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阴线、阳线、平凸、隐起、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并大量运用巧琢和金镶玉、铜镶玉、木镶玉、玉镶宝石、贴金、描金等装饰工艺,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揉合变通,将各种纹饰与造型巧妙地融合到一起,从而再现了清代玉器美妙绝伦、千变万化的艺术魅力。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