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成人高考报名时间,河北民族函授本科报考时间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招生简章详解:学校占地80.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各类实验(实训)室120个,纸质图书123.25万册,数字图书335万种,有先进的图书网络自动检索、借阅系统,开通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超星读秀知识库、万方数据知识资源等网络资源。
学科专业:现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初等教育系、音乐舞蹈系、体育系、历史文化与旅游系、经济管理系、物理与电子工程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化学与化工系、生物与食品科学系、继续教育学院16个教学院系,现有本科专业46个,涵盖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等9个学科门类。建有省级重点发展学科2个,产教融合共建专业6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6门,省级大学生校外教学实践基地1个。
师资队伍:经过多年来的科学发展,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6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3.09%、高学历教师占79.49%、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27.69%。教师队伍中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人、师德先进个人1人、河北省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二层次人选1人、三层次人选21人、承德市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5人、承德市优秀教师2人。
科学研究:坚持应用导向,注重民族文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建有国家民委民族关系研究基地、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北省“互联网+基础教育”工程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研究平台。2015年以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89项,市厅级项目327项,获各类科研经费727.1万元,发表核心期刊及三大索引论文254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42部。学校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民族文化研究等科研特色,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旅游文化、生物资源、钒钛资源研究、满非遗文化研究等方面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民族办学:贯彻落实民族教育的基本方针政策,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加强民族教育教学,开设了满语、清史、满族体育、满族舞蹈、满族剪纸、民族绘画及工艺制作等突显民族性与地方性的课程,编写出版了《民族概论》、《北方民族传统体育集锦》、《简明满语教程》、《满族文学读本》等9部民族类专著教材。以满非遗为切入点,推动满非遗教学传承与实践,建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培训基地,传承二贵摔跤、清音会、竹板落子等21个富有浓郁满族文化的非遗项目。在加强民族文化研究,创民族文化艺术精品上贡献突出,以避暑山庄研究、纳兰性德研究为重点,成为“全国纳兰性德研究”和“避暑山庄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