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 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
袁世凯头像银币是中华民国财政部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统一货币制度后,北洋军阀政府正式铸造的,因币上铸有袁世凯侧身头像,故民间俗称“袁大头”。由于其银两分量足、信誉好,成为民国时期乃至往后更长时间中国各地大量使用的通行货币。
而苏维埃版袁大头是在,1931年,国民党政权对苏区进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红色政权环境十分恶劣。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红军便利用打土豪获得的民国三年(1914)版“袁大头”银元,在袁世凯头像右侧打上“苏维埃”的戳记,以示区别,投入流通。这种“苏维埃袁大头”在发展革命根据地经济、保障红军供给和红色政权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之后国民党对有戳记的“袁大头”非常不满,曾将不少盖有“苏维埃”的银元回炉重铸,因此盖有“苏维埃”戳的“袁大头”变得少之又少不在多见,所以使它的价值变的更高,收藏意义也随之变得非凡。
“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的地位非常之高,因为它不仅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da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款银元越来越稀少,尤其是苏维埃版签字。因此,此枚钱币极具收藏价值。
记录:新加坡商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9年新加坡商周国际迎春拍卖会mdash;—价格: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