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历史文化久远,钱币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之一。近年来,钱币收藏越来越火,尤其是古钱币的收藏备受藏友青睐,中国古钱币从夏朝开始,数千年来不断发展演变,种类和数目繁多,在世界各国中格外耀眼。随着时间的积累,古钱币的价值也在不断增加,更多收藏投资者纷纷将目光锁定在这个领域,驻足等待。 民国三年“袁大头”正面为袁世凯五分侧面像,右侧刻有“苏维埃”字样,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六字。背面两条嘉禾,左右交互,下系结带,中铸‘壹圆’二字。藏品虽然经历了无穷岁月的洗礼,但是如今保存依然较为完好。其色泽光鲜自然,纹饰深浅适度,边缘线条粗细均匀,间距也疏密一致。人像、发丝、胡须、穗芒等细微之处清晰有度,生动自然。即使是“百年高龄”,但是仍然保存完整,品相较好。它是一枚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精品“苏维埃”版本银元。 袁大头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它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特别是苏维埃版的袁大头,其存世量稀少,是收藏家们所喜爱的银元之一。 民国时期发行了很多银币,在当今依然可以找到很多袁大头估计大家也见过了民国三年、八年、九年、等袁大头,不知道有没有见过民国三年袁大头苏维埃版呢?这种银元是民国三年袁世凯头像,在右边印刻了苏维埃的印戳,面值是一元,有些人不太看好这种银元,认为在当今市场上大多都是高仿产品,很少能够找到真品。 苏维埃版袁大头的出现,是在1931年,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进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红色政权对敌斗争环境十分恶劣,为了适应对敌斗争形势的需要,红军便在从打土豪缴获来的民国三年‘袁大头’旧银元上,在袁世凯头像右侧打上了‘苏维埃’的戳记,为我所用,以示区别,用来发展革命根据地经济,保障红军供给和红色政权建设。而国民党曾将不少盖有‘苏维埃’的银元回炉重铸,因此盖有‘苏维埃’戳的‘袁大头’并不多见,具有非常大的收藏价值。 1914年,袁世凯为了巩固国内政局稳定,发展民族经济,发布《国币条例》,决定在全国“统一币制”。其主要内容是规定钱币的铸造发行权归民国政府所有。北洋军阀政府正式铸造袁世凯头像银币,因币上铸有袁世凯侧身头像,故民间俗称“袁大头”。钱币背面均有嘉禾,嘉禾是古称生长奇异的禾,古人以之为吉祥的征兆。亦泛指生长茁壮的禾稻。典出《书·微子之命》:“ 唐叔 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铸在钱币之上寓意国家重视农桑、以民生为本;其另一思想取其家和之谐音,寓意“家和万事兴”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