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其它

谈古论炉

  • 发布时间:2019-03-23 15:58:05,加入时间:2018年07月19日(距今2144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中华园西路99号新江商务大厦
  • 公司: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先生,手机:18621868113 微信:L_H_J_GW 电话:0512-57781770 QQ:522725788

论香炉之名,当以博山炉而为始,博山炉的出现也是将器物造形与人们的祈愿心理和艺、

在博山炉上,我们看到了很多祈愿的元素,而唐宋式样的香炉上我们则能够解读到许多具有设计型的元素,其中尤以宋式更为突出,它既将瓷器为炉发挥到了极致,更是将宋代极简的文化元素嵌入到了炉形之中,大器庄重,且又不失精致。这种变化,应该就是物与物的传承,从商周至汉的陶、铜制炉,到宋的瓷炉,再到明式宣炉,由礼器演变化为香炉,由使用变化为赏器。器物随着文化的演变不断变化。所谓相由心生,造物本来就是人成,由思想、文化,汇入到传承的器物上,一个新的元素就产生了、

明式宣德炉,可以说是中国香炉史上醉具有代表性的炉器之一。宣炉就形制上而言,继承了商周青铜器物、宋代五大窑之代表,少量借取战汉之形,这种由瓷转铜的变化,就如同由战汉铜器转化为宋瓷一般,传承就是一种相续,一而三,三而一、

如果说宋式炉器是由用到赏的初始,那宣炉则是赏之极致。宣炉的形成,有着偶然,也有必然。偶然者,在于材质,风磨铜当时非我朝所有之物;必然者,帝王好雅,冶铜工艺成熟,香炉使用普及等。如非几重因缘聚合,也难有宣炉之显、

宣炉一物,国家永祚,古来崇尚,今逢盛世,益发崇扬了。就历代分类来看,寓义性分

此分类根据宣德炉的功用安置,将其分为四大类,更重于实用性、

诸般样式的花式炉,随着时代发展,仿宣德炉盛行,日渐繁多,不一而足。但总体上可以概括如下:小巧精美者,多为文房、赏炉之属。大型规范者,多为庭堂、礼供之属、

至于安置一事,以空间成正比为宜。譬如空间大者,炉体稍大为宜。空间小者,炉体稍小为宜。至于个人喜好,不一而足,以和规,以说人为尚可矣。所以,本展筹备期间,另辟门径,就宣德炉实用与安置诸事,谨分为下

                                    十七世纪珍舍永宝款押经炉

礼供炉:

以天地神灵为敬,以四时大节为祭,以心性礼拜为质,以供养承事为表。

未有炉时,先有鼎出。鼎之用在于礼,祭祀承事。有炉形成,功能渐而多元,祭祀之外,佛道殿宇供养,家宅中堂清供。

炉形多选庄重大气之形状,如朝天耳炉,桥耳炉,鬲式炉等。另有讽颂经典香事供养之炉,称之为押经炉,此类炉多为锥乳三足,入清之后,亦有棋足者也。

                            十七至十八世纪 大清乾隆年制款钵盂炉

文房炉

以自心审美为体,以线条形态为式。文人好物,以雅为出,文人好雅,以別为豪。炉为空间营造之调剂,琴棋书画、读书品茗之依伴。《长物志》曰:“宣炉乃文房首器”。

炉形式样呈显个性,以形制彰显个人心性,或简、或繁。更有炉之款识,又分诗文款,吉语款,姓名款,斋堂款,纪年款,或斋堂纪年私家皆具之综合款识。透视的是文人的骨节,文房的格调。如马槽炉,蚰耳炉,戟耳炉,鬲式炉,钵盂炉等。

亦有伴侣音律之琴炉,伴读书声之薰炉类別,亦为文人之好。

                                     十七世纪大明宣德年制款竹节形卧式炉

以炉式呈现空间美感,

以置物彰扬境界精神。

故,

                                                炉式须堂皇高贵,

                                                形体须庄严大气。

                                                物者以用而成立,

                                                    非用者不能彰显。

炉之初时,用于厅堂楼阁,多为薰息异味,驱赶蚊虫。之后,功能日趋多元,作为陈设优化空间者亦多矣。

厅堂之炉,多选线条简约优雅,形制堂皇者为宜。有炉含座者,根基千重,沉稳大气,更显吉祥如意,祚祺永年也。诸如太平有象炉,仿青铜礼器之鼎炉等。

此外,又有熏炉一类,陈设使用两宜,焚香之际,沉烟袅袅,案上云烟,意境甚是曼妙,亦可过滤烟尘杂味。其形制与样式纷呈,诸多妙相,不一而足,大多为订制形样也。

                           十七世纪大明宣德年制狮头耳炉

                                           赏炉

                               以外在形式为表,

                              则张扬艺术造化之美。

                                      以兼赏并用为品,

                                   则营造风雅高贵之境。

                           器之形,以和而是为包罗。

                                   形之美,以人欢喜而鉴別。

炉之形制,千般变化,各呈其式,各寓其义。然,其造化本义,则万法归宗也。如戟耳炉,法盏炉,狮头炉等。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眼根见物,心生喜乐。此,炉与人和合有别之道也。

又有,依南宋官窑而出的鬲式炉,宽折沿、柔束颈、满耸肩、腹略鼓,袋形档、实足跟。如是标签,变化多元,大有一鬲化百炉之神体妙态也。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