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接种处理在新垦土地上首次种植豆科牧草,在同一地块上再次种植同一种豆科牧草,或者在过于干旱而酸度又高的地块上种植豆科牧草,都要通过接种根瘤菌来增加根瘤数量常用的接种方法有:(一)干瘤法。就是选取盛花期豆科牧草的根部,用水洗净,放在避风、阴暗、凉爽的地方慢慢阴干,在播种前将其磨碎拌种。(二)鲜瘤法。就是将根瘤菌或磨碎的干根用少量水稀释后,与蒸煮过的泥土混拌,在20℃—25℃条件下培养3—5天,将这种菌剂与待播种子混拌。(三)根瘤菌剂拌种。就是把根瘤菌剂按照说明配成菌液喷洒到种子上,每公斤种子拌5克根瘤菌剂。在接种根瘤菌时,不得与农药一起拌种,不在太阳直射下拌种,已拌过根瘤菌的种子不与生石灰或大量肥料接触。接种同族根瘤菌有效,而不同族相互接种无效。
三、去芒处理对一些禾本科牧草的种子要进行去芒处理。去芒可以采用去芒机或用环形镇压器进行压切并筛选。
四、浸种处理蓼科、菊科牧草的种子在播前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一段时间如串叶松香草种子在播前应用30℃的水浸泡12小时,然后进行播种;鲁梅克斯在播种前要将种子用布包好放入40℃的水中浸泡6~8小时,捞出后晾在25℃—28℃的环境中催芽15—20小时,有70%—80%的种子破壳时再进行播种。当然在墒情较好的条件下,各种牧草种子也可以进行直播,但应保持土壤湿润。
牧草种子一般籽粒细小,要求播种前一定要精心整地,施足氮素农家底肥,以利于种子出苗快速均匀。草种的选择:对于不能长期使用的土地一般应选种一年生的牧草品种,如:青贮玉米、墨西哥玉米、甜高粱、苏丹草、高丹草等;对于可以长期使用的土地,可种植多年生的牧草如紫花苜蓿、菊苣等。
对于我省沿淮淮北地区,牧草当家草种可选用紫花苜蓿、青贮玉米、高粱和黑麦。另外、优秀草种还有沙打旺、无芒雀麦、苇状羊茅、小冠花、百脉根、三叶草、鸭茅、多年生黑麦草和草木樨等。对于我省其他地区,当家牧草草种为白三叶、黑麦草、青贮玉米、高丹草、紫云英、象草、杂交狼尾草、苇状羊茅和雀稗。另外优秀草种还有狗牙根、鸭茅、红三叶、无芒雀麦、箭筈豌豆、苕子、苦荬菜等。根据养殖品种选择适宜的牧草种类。
播种量及播种方法:高丹草:亩用种量1.5-3公斤,采用条播方式,行距40厘米左右。菊苣:亩用种量0.2-0.3公斤,窝播、条播和撒播均可。窝播时窝行距为15×20厘米,每窝4-6粒,苗高8-10厘米时匀苗,每窝保留2-3苗为宜。条播时行距30厘米,播深2-3厘米。撒播时,开好小厢,用细沙拌匀种子后撒播,盖细土1厘米。墨西哥玉米:亩用种量1.5公斤。窝播时,每窝2-3粒,窝行距50×50厘米,播深2厘米,也可地膜营养肥团育苗移栽,效果更好。
当牧草草丛长到一定高度时(一般在30-40厘米),可开始割第一次草。以后每隔20-30天收割一次。间隔时间太长,牧草的粗纤维含量提高,并影响产草量。注意:每次割草后留茬一定高度,以利再生。墨西哥玉米留茬8-10厘米;高丹草留茬5-8厘米、菊苣留茬3-5厘米。牧草以鲜草利用营养价值高。当使用不完时,可以进行青贮、晒干,以满足淡季牧草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