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江西鬼谷子下山鉴定

  • 发布时间:2019-03-25 19:12:14,加入时间:2019年03月20日(距今1915天)
  • 地址:中国»江西»南昌: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
  • 公司:江西艺缘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李经理,手机:13155821952 微信:yy19970996788 QQ:1473255207

一、神秘的身世之谜 这只元代青花大罐在拍卖前曾到北京和上海展出,引起收

藏界的高度关注。当时人们估计其有可能创造中国瓷器拍卖世界纪录,佳士得公

司人士估计,其身价将达到1000万美元,而事实大大超出人们预计。

这只大罐上的"鬼谷下山"图案为传世元青花瓷器中的绝品。图案是鬼谷子坐在一

虎一豹所拉的车上下山。故事来自于元代版画《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它表

现了战国时代齐、燕交战中,孙膑被燕国囚禁,他的师傅鬼谷子下山营救徒弟的

故事。罐上图案栩栩如生,画工细腻,出自画家而非工匠之手,这使得瓷罐非普

通的青花瓷可比。同样的一件元青花"锦香亭图"罐,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也拍出

了4900万人民币的高价。该罐上所绘场景出自元代著名剧作家王仲文杂剧《孟月

梅写恨锦香亭》,表现了唐玄宗时期才子佳人陈圭与孟月梅曲折的爱情故事,此

两罐是稀世珍品--元朝人物故事青花罐八件中的两件。两罐绘画中的主题人物故

事虽不一样,但器物的高度、直径等却大致相同。颈部、肩部也都分别绘上了相

似纹饰。只可惜"锦香亭图"罐的罐口有了修补,其价值便大大低于"鬼谷子下山

图"。元青花瓷器的装饰纹饰大多为牡丹、竹梅,龙纹、莲纹、花鸟等,因此,

青花瓷器上历史人物故事的出现,就显得更为珍贵。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的前收藏者是一位荷兰人,其曾祖父在北京任荷兰使节护

卫军司令时,购下此罐。这只青花罐在这个家族中已经流传了4代。近几年来,

那户人家用这只大罐盛放DVD光盘。佳士得公司几年前曾去他家中看到,当时仅

认为价值2000美元左右。直到佳士得专家再次拜访,才发现这件瓷器珍稀无比。

据悉,和此罐一样绘以人物故事的同类青花古董传世者仅有八件。罐颈上画的波

浪纹可以在其他六件上看到,都被大卫得基金会收藏。八件珍宝中有三件肩上画

有缠枝莲纹,包括此件。波士顿博物馆所藏罐肩上及足部均未加纹带。此罐是八

件古董中唯一一件足部莲瓣内绘有吉祥纹的,和大卫得基金会收藏的青花瓶很相

似,其余六件莲瓣内均含下垂如意纹。值得一提的是,该罐上的牡丹纹与大卫得

所藏的瓶上画的也非常相近。由波浪纹、牡丹纹与吉祥纹这三道和大卫得基金会

所藏瓷瓶十分相近的纹带推测,罐的制作时期极可能在1351年左右。

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中国部专家连怀恩说,通常有人物故事的瓷罐多为中国本土定

造、烧制,其他品种才外销中东等地区。本土订造的数量很少,且烧造的青花花

色漂亮,画工精湛,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很多都在博物馆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佳士得收到瓷罐两、三个月后,连怀恩在图书馆研究调查时,非常

凑巧地找到了年间印制的版画,而罐上的装饰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版画

影响,而且还没有任何其他瓷器上绘有同样的场景。这样,瓷罐具备了藏家看中

的"所有品质",也正因为此,伦敦的拍卖显得尤其珍贵。

出自何方-

稀有归稀有,但此罐并没有很多珍稀艺术品所有的那种曲折来历。瓷罐是20世纪

初荷兰人范·赫默特男爵(Haron van Hemert tot Dingshof)在中国购得。当时

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期间在荷兰海军服役,被派驻北京担任荷

兰使节护卫军司令,且负责德国及奥匈帝国等使节及领地的安全。赫默特爱好艺

术,收藏广泛,对中国瓷器的喜爱可从他当年北京旧宅的相片上窥见一斑。有趣

的是,他购买这个罐时,元代还未被认定能做出如此精品瓷器,因此他一直以为

此罐是明代作品。

蒙古统治时期,青花瓷件数少,易被人遗忘。西方收藏家一直到1968年克里夫兰

美术馆举办 蒙古统治下的中国艺术(Chinese Art Under the Mongols) 展览后

,才开始青睐元代瓷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元代青花渐渐受到重视,但没有发

现多少堪称传世之作的元代青花。赫默特的后代和他一样并不知道瓷罐如此之贵

重,因而多年来并没有对它有什么特别关照。60年代时瓷罐曾被赫默特的第一代

后人拿去估价,但专家也误以为是明代青花瓷。传至第三代时他的家族又让佳士

得拍卖行估价,瓷罐的珍贵价值才被发现。有趣的是,该罐在大将军家里,一直

未受到重视,多年被放在墙角处当作容器,用来盛放杂物等。

连怀恩介绍说,历来古董商非常看中物品来源。此罐来源明确,自1913年至今一

直在一个家族收藏,并且以前未被世人所识,是行家眼中的"新鲜货",因此一旦

披露,市场兴趣很高,深受藏家重视。加之今年三月开始,瓷罐相继在纽约、日

本、香港、上海、北京、台湾、荷兰、法国等地巡回展览,使得人们对藏品的感

性认识不断增加,估价自然也水涨船高。

花落谁家-

拍卖前,专家对瓷罐的估价为100万英镑,也有人说拍出500多万英镑没有问题。

连怀恩自己的估计是600万-800万英镑之间。

虽然瓷罐最终由伦敦古董商朱塞佩·埃斯凯纳齐竞得,但竞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特别是中国竞拍者的加入更令竞拍险象环生,也使得价格一升再升。

据连怀恩介绍,拍卖当天参与标罐的前后至少有7、8人,其中不乏来自中国的收

藏家,包括来自台湾的寒舍总经理王定乾、香港收藏界翘楚张宗宪和从事明清瓷

器鉴定三十年的香港艺术品商会秘书长翟建民。有中国血统的收藏家乔治·李也

在现场,此外还有收藏家通过电话竞拍。竞价达到1000万英镑时,仍有6、 7个

出价人。台湾的王定乾估价在800万英镑左右,把支撑点定在1000万,没想到会

超出预料。

最终拍得者埃斯凯纳齐是世界上经营中国早期艺术品的主要古董商。此次,他替

一位海外私人收藏者竞拍。他在标价达到1350万英镑时才加入。他和一位电话竞

拍者经过持久角逐才将宝物收入囊中。拍完后,埃斯凯纳齐说,他被现场的紧张

气氛耗尽气力,并承认:"我已经到了我的极限,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

英国当地报纸以"疯狂出价"评价拍卖结果。伦敦佳士得中国陶瓷及工艺品主管得

斯蒙德·希利说,"买家认为这瓷罐可能有些价值,但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这个价格简直令人惊愕。"他表示:"我们对拍卖成绩感到十分满意,此罐经过多

个世纪的收藏后仍然完好无缺,在市场上实在珍罕无比。"

事实上,直至佳士得出版了拍品目录,收藏者才得知瓷罐的存在,瓷罐也开始在

国际收藏圈内引起极大关注。中国人的激情也被激发,因为其他七个同类古董无

一留在中国。国际上的专业人士相信有一群强有力的中国买家结成了同盟,试图

让瓷罐回归故土。

连怀恩强调,在拍卖中,竞拍者未卜先知的能力十分重要。最热门的东西常常会

出人意料,通常竞买者会准备额外金钱作后盾。他认为,此次中国藏家没有竞得

瓷罐并不意味着中国买家没有能力,而是拍卖前计算有误,因而真正面临意外高

价时一时缺乏心理准备。事实上,中国藏家实力很强,如果计算好,完全有能力

购买。中国人参加元青花罐竞拍虽多少有些让中国藏品回归故土的因素,但连怀

恩认为,他们并不是要扳回所谓中国人的"面子",而是因为此罐品质的确非常好

。当然,让此罐回到亚洲,不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对学术研究的确有很大帮助。

拍卖成交后,埃斯凯纳齐不愿透露买家信息。他能说的就是买家"不是亚洲人,

也不是英国人"。拍卖行对此也无法过问,连怀恩猜测最终买家可能是美国藏家

。而且还没有听说买家会有任何关于此罐的展览计划,但连怀恩希望能借给博物

馆展出,让更多的人有幸亲眼目睹这件人间稀罕之物。

连怀恩说,过去几个月中他有幸和瓷罐相处,"越看越有滋味,百看不厌"。拍出

后他有一种"失落感",起码短期之内没机会再见到它了。

咨询方式:199+7009+6788 李经理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