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家介绍国内的两个跟踪技术:
一、超声波跟踪技术
这项技术出现在2004年,首先提出了全自动跟踪切换的概念,让人耳目一新。当老师在讲台上走动时,超声波会有阻断,会切换到对应的摄像机进行拍摄。这项技术的优点是教师不用佩戴任何设备,实现常态化教学。缺点是2个超声波临界位置容易出现丢帧现象,另外摄像机的机位固定,身高不一样的老师需要设定高度,否则拍摄画面会不美观。
二、图像识别跟踪技术
图像识别跟踪技术原理是根据定位摄像机对定位区域前后图像的对比分析,如图像有变,并且变化幅度达到临界点,控制摄像机对图像变化区域做跟踪拍摄。优点是不受光的影响,也可实现常态化教学,缺点是对环境要求高,比如墙面上有玻璃就需要防止玻璃镜像,出现误判。
给大家介绍全自动录播系统:
一、建设精品录播教室项目概述:
学校建设一个五机位的精品互动及全自动录播教室。改造内容包括:录播教室的搭建,声学装修,音视频制作。
录播建设:
采用五机位全自动,预置位跟踪策略,互动教学模块,做精品课程录制。
声学装修:整体做隔音吸音装修,满足录播教室声学要求。
建设成五机位全自动录播系统和虚拟与实景结合的演播室环境,系统建成以后,即可实现精品5机课程录制。
二、全自动录播系统概述和架构:
雷视全自动课程录播系统:针对现今高教、职教、普教等信息化教学的重点需求,利用纯硬件的VGA采集压缩编码技术实现老师的讲稿、多媒体课件、现场多路的音视频信号实时采集压缩,以标准的流媒体方式实现在网络中的传输、管理、控制,支持网络的点播、广播、直播、存贮、后期编辑等多种利用。
雷视教学资源与网络教研应用平台在本项目方案中,将承担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应用管理、整合及对接管理等功能,设计的平台,能承担学校对用户、资源及设备的集中管理,并能满足不同客户端的应用,包括PC、笔记本、IOS移动端、安卓移动端等。
三、全自动录播系统应用范围:
精品课程的录制和编辑;精品课、公开课、研究课、讲座、大会讲话的录制和实时播出;搭建实时和非实时的远程视频教学系统;利用网络可进行大面积的教学,缓解师资压力;利用校园网可进行直播;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数字化存储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方便的建立课件管理及点播系统。
四、网络课件制作:
系统能自动生成可供网络点播的网络课件,后期可对录像文件进行删减、合成、索引等编辑,也可导入非线编平台进行专业编辑。方便用户教与学的综合应用,优质精品课件的评比等等。
五、远程教学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运用普及,学校也从单纯的教室课堂发展到了与网络课堂相结合的多模式教学活动。通过雷视全自动课程录播系统,用户可以进行课件的网络直播和课后点播,示范性教学、学生远程学习,远程互动教学等等。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摩、学习,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