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明宗李亶天成年间(926~930年)所铸。五代十国时期,各藩镇割据自立,战乱纷扰,社会经济受到重创,币制极不稳定。后唐庄宗时,官吏欠俸,士兵缺饷,庄宗与租庸使孔谦只顾横征暴敛,不注重发展生产,搞得民不聊生,百业凋零。明宗即位后,前朝的财政危机仍难以解决,百官的俸禄不仅要折合成实物下发,而且每百钱的实物只能按对折给付。就连新任官吏,也要交纳一定数目的钱才能领取诰身,无钱者只能领到敕牒赴任。至于出生入死的士卒们,则更是贫困交加,不解决这些问题,江山也就坐不稳。
“天成元宝”的天成为五代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天成年间年)明宗废铝锡铸造的劣等钱币,所铸成“天成元宝”。这种钱在制作上精整,文字十分清晰,钱径约2.3厘米,重3.4克左右,"天成元宝"几个字从上往右依次旋读。“天成元宝”因所出甚少,可谓五代钱中的珍稀之品。五代十国时期,各藩镇割据自立,战乱纷扰,社会经济受到重创,币制极不稳定。是时所铸行的“天成元宝”钱,其形制仿唐开元,较为正规,足值足重,其钱文隶书旋读,元字右挑,是钱因存世罕见,再加史料失载,昔被列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