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 [1] 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范曾的画,简笔淡墨,清新雅致,自然是大师之品。但是一提范曾的书法,皆是生恶之心 。说什么低俗了,说什么妖体了,说什么造作了,反正说好的不多,说差的众多,似乎范曾一写字,就到了“杀人如麻”的地步。
换个心态观赏范曾的书法作品,以善目为导,以善心为本,范曾书法也是独树一帜,并不缺少美的表达。一是清楚明白。范曾写书法,无论草书、行书、楷书,必定要写得清楚明白,让人能认。也正是因为写的清楚明白,所以许多人感觉他造诣不深。其实,清楚明白不是造诣不深,而是大师之品,与故弄玄虚之技绝然不同。
范曾作画主张用石涛“一画论”之精义,力追天籁之境,精于白描,尤喜写意人物。为表现历史人物之神韵,他潜心研究历史,悉心揣摩古今中外诸名家之作,他特别推崇陈老莲和任伯年。范曾的历史人物画清新典雅,潇洒飘逸,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风骨独具。
二是道家品质。书法作品的思想品质是意境,艺术家的思想品质,决定书法作品的意境。范曾书法,楷书、行书、草书皆守“道”理,以求和谐顾应为美:黑与白顾,粗与细顾,瘦与肥顾,此一笔为柔和,必有一笔刚硬与之对应。范曾书法富有和谐之美,如不从“道”理角度来看,只能看到满目黑点,如果切以“道”理观之,则是黑白交融的太极明宗。
三是独有风格。柳公权以端正为风格,颜真卿以肥腴为风格,张旭以癫,怀素以狂,凡是大家,必家有大家的风格烙印。风格是众人辨识某位书法家作品的标签,没有风格就无书成。范曾书法,风格独具,落墨为抖,有鲸齿之风,让人一看即是“范体”。所以范曾书法不是功法不济之抖,而是书技大成之功。拌墨如风,书史留印,何必贬之?
范曾善泼墨人物,力追梁楷、牧溪、石恪诸人,深得海内、外行家推重,是当今中国新文人画的突出异军。范曾亦善书法,用笔得益于汉孔器碑和魏张黑女碑,行书结体受王羲之、文徵明、米芾、黄庭坚诸人影响,博采众美,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