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币中的种类-尖足空首布

  • 发布时间:2019-05-05 11:02:20,加入时间:2019年03月19日(距今2255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市天河区粤垦路607号1501房
  • 公司:广州大中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林经理,手机:13650740445 微信:Y_Lam_Y

尖足空首布

尖足空首布主要铸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的晋、卫之地。长体、长足,体形较薄。尖足,耸肩,方裆或圆裆。銎细长且銎有穿孔,銎内有范芯,面背各有三道直纹。钱体有周郭,下部外撇。多无文字,所以以前也叫作“ 无文大布”。不过也有少数有“吕”、“共”、 “甘丹” 等晋国地名,还有“一”、 “二”、“四”、“六”、“七”、 “八” “九”、 “仐” 等数字,以及“日”、“工” 等字。

尖足空首布按个体大小分为I式大型和I式小型一式。

一式大型

I式大型发行于春秋晚期,刚开始发行的时候也叫作“釿”。I式大 型带范芯重34~37克,通长130~197 毫米。

II式小型和I式大型基本相同,带范芯重15~31克,通长117~125毫米,背素,有的面无直纹。1963年,山西侯马牛村古城出土1枚面文“么金(巴金)” 者。

平首布

平首布盛行于战国中、晚期,主要分布在两周、三晋及燕、楚地区,范围比空首布有明显扩展。与空首布相比,钱体轻薄小巧,无銎而平首。背素或有数目字,布面都有文字,为地名或地名加其他文字。

平首布在上述的两小类空首布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工艺技术、互相融合,最终銎消失。銎的消失使铸造更加简便,大大提高了其铸造质量和数量,也缩短了铸造的时间,省力、省工。平首布据整体形制的不同,分为方足平首布、尖足平首布、圆足平首布、锐角平首布和长体平首布五小类。

方 足平首布

方足平首布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在两周、三晋及燕国地区。据其裆部形态可分为桥裆和方裆两型。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