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为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地下室的规模朝着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的方向建设。在实践中通常采用设置后浇带来减小因为温度变形或差异沉降带来的不良影响。但是后浇带因为外界或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着渗漏的质量问题。所以在此,笔者简要谈一下地下室后浇带防水渗漏的一些相关建议。
1 后浇带及其渗漏相关概述
后浇带是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 收缩应力不均作用下产生有害裂缝影响建筑结构的强度性能,按照相关设计或施工要求在建筑基础底板 、墙体 、梁柱等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在经过建筑构件内部收缩若干时间后,选择气温较低情况下再将该临时施工缝采用专用性浇注水泥或者掺加微量**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振捣,将相关建筑构件连接成整体而形成的建筑施工结构。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
很多地下室由于所处地下水位较高,后浇带部位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积水渗漏现象,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整个建筑性能的正常使用。
导致地下室结构渗漏的原因较为复杂,地下室后浇带渗漏的程度不一,通常可分为
(1)慢渗:渗水现象不明显,用毛刷将渗漏处擦干,不能立即发现漏水,经3-5分钟后,方有湿痕,再隔一小段时间开始有小片集水。
(2)快渗:渗水比慢渗明显,用毛刷或干布擦后立即出现湿痕,而且很快产生集水,顺着墙面或由高处向低处流动,渗水量在30-60ml/min。
(3)急流:漏水现象明显,形成一股水流,漏水量在60ml/min。
(4)高压急流:在渗水处有水柱喷出。
2 后浇带渗漏的原因分析
关于后浇带渗漏的原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本文主要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来阐述造成地下室后浇带渗漏的主要原因。
2.1设计原因
(1)对地下室防水工程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前大型建筑地下都附建有大型地下室,有一层甚至多层,采用平战结合设计,平常做停车库或商场超市使用。设计时,设计人员认为局部渗漏对结构和使用影响不大,没有对所建工程的地下水环境进行分析,在设计中对防水工程不按等级要求处理,缺乏有效的防水方案,造成后浇带渗漏。
(2)工程水文地质资料把握不全或不准。未按规范要求进行钻探或钻探数量少,参照以往的地质资料来推断所建地下工程的地质情况,造成防水设计方案失误。 (3)结构与防水设计处理不当。由于工程结构复杂,未与防水很好地结合,后浇带位置不利于防水;防水与管道线路未很好配合,细部结构不当,造成地下水沿管道位置渗入,从而出现后浇带渗漏。